發布時間:2011-07-2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這兩天,慶元縣百山祖鄉橋陌村菇農王貴清正在忙著做10萬段出口香菇棒。做好后,他將隨著這批香菇棒到韓國,以萬元月薪管理這批自己賣出的香菇棒,直至出菇。
人家種香菇是要忙幾個月等出菇才賣錢,而王貴清種一半就可以賣錢,后面的過程人家還要付高薪讓他管理,一項技術賺兩份錢。不過,這種事對種植香菇已有20多年的王貴清來說,其實也是“頭一遭”。
這事與王貴清的香菇種植水平有關。2009年,王貴清受聘到河南某食用菌進出口公司當一名技術員,并于2010年被派往韓國首爾新興市梅花洞某農場當了兩個月的技術指導,月工資180萬韓元,相當于人民幣1萬元左右。
初到韓國,王貴清也不解為什么韓國人不直接購買香菇成品,而要買香菇棒這種半成品。“一是香菇棒可以直接出鮮菇,而鮮菇保存期短,到中國進口不現實。還有韓國人喜歡本國產品,與之相比,進口產品在銷量、價格上都受到很大影響。”王貴清了解到這里還有諸多原因。
在韓期間,另一個農場的老板金正珠偶然中得知,王貴清是來自香菇發源地的香菇栽培技師,便想叫他留在韓國直接為他種植香菇,但王貴清認為不能把祖宗的技術外流,當場拒絕。金正珠只好退而求其次,表示愿意向王貴清訂購香菇棒。
一想到只要做出香菇棒就可以賣錢,這樣沒有風險的買賣王貴清當即應允。
今年2月份,金正珠專程來到慶元考察后,被這里的香菇品質吸引,立即與王貴清達成香菇棒訂購協議:第一單6萬段,第二單10萬段。
前不久,王貴清栽培出的第一單6萬段香菇棒經金正珠到慶驗貨后發往韓國。王貴清算起了賬:每段香菇棒的利潤在2元左右,6萬段就是12萬元;去韓國當技術指導兩個多月2萬多元?!斑@樣一筆訂單差不多就能凈賺14萬元”。
第二單10萬段貨,王貴清讓老家的留守村民在自己的把關下生產?!拔蚁M梢詭哟謇锏牧羰乩先?、婦女和閑置勞動力,建立自己的進出口公司和食用菌菌棒生產基地,把這項事業做大,帶動更多的農民增收”,王貴清打算明年和村民一起生產40萬段香菇棒出口。
【短評】
市場變化提供增收空間
根據慶元縣食用菌管理局提供的信息:食用菌出口市場正悄然變化。
近年來,韓國、新加坡、美國、法國等國家的客商開始向我國進口香菇菌棒,且數量呈上升趨勢,單是慶元每年的菌棒出口量在100萬段以上。
原本,菇農要種植完成,在市場行情較好的情況下,才可每段獲利約2元。國際市場對菌棒需求量的增加,讓菇農種植出半成品就可以賣出比成品略高的價錢,而且不用擔憂出菇率高與低、今年香菇收購價是跌還是漲等市場風險。
隨著菌棒出口數量增加的還有菌棒的技術管理需求。近年來,韓國客商屢屢從我國聘請技術人員或者以勞務輸出等名義,赴韓進行出菇管理,月工資在10000元人民幣左右。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有朝一日也拿上萬元月薪,悠然躍居白領階層。這還不是個例,據王貴清說,像他那樣在韓國進行技術指導的中國菇農不在少數。
在家種植香菇棒賣錢,出國指導出菇拿工資,食用菌出口市場的這一變化為菇農增收致富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