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1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10月9日下午,秋陽高照,位于河北省東北部,緊鄰遼寧省的寬城縣大石柱子鄉雖然已經天氣微涼,但是這里的的食用菌種植戶的心頭卻是火熱火熱的。聽說這個去年全鄉人均收入僅3500元的典型貧困鄉鎮因為種植蘑菇,僅一年時間全鄉就人均增收就超千元,我們長城網“走轉改•走進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基層報道小組達成一致意見,向這里進發。
在大石柱子鄉政府我們見到了該鄉的黨委書記王鵬飛和鄉長周建福,他們簡單向我們介紹了一下該鄉食用菌產業發展情況。大石柱子鄉食用菌產業起步于2009年,按照鄉政府統一規劃,目前已形成東梨園村、西梨園村食用菌園區和閆杖子村、大石柱子村食用菌園區兩個產業園區,現有食用菌大棚500個,栽植食用菌250萬棒,年銷售收入1000萬元,全鄉人均增收1276元,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400人,取得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簡單的交談后,在兩位鄉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前往較近的大石柱子村食用菌園區實地探訪農戶,進一步了解直接受益的他們的真實感受。
路上,兩位鄉領導又向我們講述了大石柱子鄉發展食用菌產業的獨特優勢所在。首先是水資源充沛,青龍河、都陰河流經該鄉,兩條河為寬城縣僅次于灤河流域的主要河流;其次是地勢平坦,環比全縣其它鄉鎮,該鄉地勢相對開闊,但土質多為沙土,傳統糧食作物產量低,適宜揚長避短,發展食用菌產業;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林木資源豐富,全鄉有山場11萬畝,其中非公益林3.3萬畝,按畝產鋸末2噸、全鄉食用菌1000萬棒規模計算,可使用5至6年。種植食用菌主要的原材料柞木生長周期為5至6年,加之該鄉位于都山周邊,并與青龍縣接壤,可吸收部分周邊林木資源,因此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
介紹中,我們就已經到達目的地,大石柱子村支部書記劉建聽說我們要來,早早的就在園區的路邊迎接我們,讓我們感覺挺過意不去。下車還沒來得及介紹,他就迫不及待地邀請我們去他自己承包的食用菌種植大棚看看。雖然經常吃香菇,可這蘑菇是如何種植、采摘、加工的,卻是真不清楚。我們當然不能錯過這個機會,紛紛走進棚內,了解食用菌的生長過程,在劉建的指導下識別成熟的菌株并動手采摘,大家一邊干活一邊聊天,共同分享那份豐收的喜悅。
“這大棚啊咱們是初次搞,優勢還沒有顯示的很明顯,但是不用說多,不出兩三年,這里的境況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劉建向難掩自豪地對我們講起他們種植大棚的初衷。他說,搞大棚是因為他們村這塊是比較偏遠的山區,從土地和居民收入這塊講,確實很難突破固有的居民收入。通過村兩委和村民代表共同商議就計劃搞一個什么項目,但是搞項目也要依靠當地實際情況及該地區氣候和土壤各方面都適應才行。他們通過請專家論證,種植食用菌的優勢比較明顯,加上村里的土地面積也比較可觀,就決定去發展這個項目。
不過在動員村民種植食用菌時,劉建及村里其他干部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和阻力,首先老百姓不認識這個東西,其次是不知道搞大棚這方面的收入怎么樣?“那么咱們村里就通過組織村民到遼寧去考察,去看。發現人家遼寧這個地方的確從政府到地方,攜手搞的大棚確實是農民真正的富起來了。”就這樣劉建帶領村民從去年開始付諸于行動,在有關專家的指導下,資金通過村民出拿一點和政府借貸的方式,利用土地流轉,征用了500多畝土地,搭建起了首批200多個比較先進的食用菌種植大棚,就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番景象。
據劉建介紹,現在他們村種植的食用菌都是無公害的,并且省里的認證很快就會下來。所謂無公害就是種植過程中不打藥,不施工業化肥,全部用羊糞、牛糞、秸稈等農家肥,種植過程中也發現這樣既保證了蔬菜質量,食用菌長勢也不錯。
當問到銷售情況如何時,劉建表示,該村從種植之初,就對首批170多戶種植戶制定了統一的設想,統一的銷售,產出較之平衡的思路,通過這段時間看,搞得還是比較不錯的,老百姓也確確實實受益了,從原來的不認識到現在的認識,種植積極性也大幅提高。這時,鄉黨委書記王鵬飛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悅,說現在他們這里產的蘑菇不僅品質優良,并與北京某市場達成產銷協議,對方親自來提貨,因為無公害的原因,一度形成貨源不足的局面。同時,他還向我們透露了本地蘑菇另外一個特殊的優勢,那就是每年到了5月至8月間,因為氣候原因,全國蔬菜市場上蘑菇就達到了一個空檔期,其它地方就不再適宜蘑菇的生長,而全國就承德這個范圍內正趕上蘑菇摘采旺季,所以銷售市場非常好。
“按照今年這個市場行情啊,老百姓投資個三萬塊錢,當年不僅能夠收回成本,還能有所收益?!闭f這話時,王鵬飛是底氣十足。他掰著手指頭幫我們算了一筆賬。他說,大石柱子鄉主要農作物是玉米,拿畝食用菌效益與玉米效益比較。玉米:畝產1500斤,成本360元(不含人工及運費),產值1600元,毛利潤1240元;食用菌:地栽香菇每畝平均7000棒,每棒成本約2元,按每棒出菇1.5斤,每斤平均市場價4元計算,成本1.4萬元,產值4.2萬元,利潤2.8萬元。因此,每畝效益約為玉米每畝效益的22.6倍。
說話間天色已經不早,因為今天我們還要趕赴下一個基層聯系點平泉縣,所以時間比較緊張,就在我們起身告辭當地領導往園區外走時,遇到一位叫田建農戶,劉建告訴我們這也是一位食用菌種植大戶。當問我問他一年能收入多少錢時,聽說我們是記者,他倒是不認生,上來就炫耀:“我以前種玉米每年就收入個千把塊,現在種植蘑菇,一年能長七、八茬,今年市場價位比較高,每茬都能賣個萬數塊錢?!碑斣賳柸昴苁杖攵嗌贂r,他倒磨嘰起來?!氨J氐膩碚f一年五、六萬吧,保守的說?。 闭f完他自己都憋不住開始笑了。
在去往平泉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農民思想方式的轉變,大膽的改變原有的生產方式的的確確讓他們走上了富裕的光明大道。車上,我與我們的小組長李亞坤討論半天,我倆來這里承包塊地,種植蘑菇的心都有了。望著車窗外連綿起伏的大山,種植戶田建的笑容不時在我的腦海泛起,自己也打心眼里為他高興,為這方土地上的老百姓高興。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