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1-11-1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白靈菇,一種原產于新疆天山、目前國內市場炙手可熱的高附加值食用菌,正在吉林省悄然“盛開”。11月16日,記者在吉林省梨樹縣萬發(fā)鎮(zhèn)關家崗村白靈菇種植基地見到了這個深受當地農戶喜愛的食用菌品種。
迎著今冬第2場雪,記者驅車來到關家崗村白靈菇種植基地。第一感受是:這白靈菇真是比雪花還要潔白。
在新建的出菇大棚內,捧著剛剛長出新茬的白靈菇菌袋,萬發(fā)食用菌農民合作社董事長李海傳笑得合不攏嘴:“基地現有7個大棚、4個養(yǎng)菌室、2個滅菌室、2個接菌室、1個拌料室和1個冷庫,總共才1200平米。雖然規(guī)模不大,但今年純收入已經超過了50萬元。”
“效益還真可觀啊!”記者贊嘆道。
“白靈菇投資小、見效快、附加值高,菌袋用料主要是苞米棒,這玩藝咱東北有的是,而且銷路也好,摘下一茬就發(fā)往北京,市場供不應求。”李海傳高興地對記者說。
“我在網上查到,白靈菇能增強人體免疫力,還有抗輻射等功效,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飯店,一盤就得賣四五十塊錢,市場零售還十多塊錢一斤呢。”萬發(fā)鎮(zhèn)黨委書記許友平在一旁附和道。
“這老李,可真是咱關家崗村的能人。年輕時倒弄過服裝、養(yǎng)過雞、養(yǎng)過豬,還種了幾年中草藥和秋木耳。咱這位土專家能把白靈菇這樣的寶貝鼓搗出來,還真是沒想到。”村主任李鐵成對李海傳很是佩服。
“這白靈菇是您培育出來的?”記者馬上問道。
“2008年,我就到各地去做市場調查,發(fā)現白靈菇產業(yè)在國內剛剛起步,東北市場一片空白。我就找省農科院、吉林農大的專家學習栽培技術。經過反復實驗,終于研究出4步定位出菇法。看著白靈菇從菌袋里露出頭,我樂得一宿沒合眼。”李海傳謙虛地回答。
白靈菇栽培技術成熟后,李海傳組織成立了萬發(fā)食用菌農民合作社,建立了穩(wěn)定的銷售渠道,要把白靈菇打造成全鎮(zhèn)乃至全縣帶領農民發(fā)家致富的一個大產業(yè)。今年,他向村民免費贈送菌袋,村里有10戶農民扣起大棚試種白靈菇,收效顯著。“咱農民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眼見為實。按一個菌袋出2茬計算,一年能出4茬蘑菇。鄉(xiāng)親們都眼熱了,明年開春兒準保搶著干。”農民高德順越說越高興。
說話間,省技術交易市場聯系的2戶投資商也來到了基地。經過實地考察,吉興典當有限公司和迪虹科技咨詢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對項目很感興趣,表示出了濃厚的合作意向。省技術交易市場主任王貴輝告訴記者,此項目填補了吉林省不能生產白靈菇的空白,完全可以做成一個大產業(yè)。省科技廳對這樣的好項目給予了全力支持,將其列為2012年省科技發(fā)展計劃重點項目,并將積極爭取國家創(chuàng)新基金支持。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