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3-0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這里是福建漳州市南靖縣的南坑村。這個人就是黃文廣,2005年,他從臺灣來到南坑村,在這個小村子里種植杏鮑菇,而且三年的時間就讓自己的杏鮑菇廠成為了整個漳州市的龍頭企業。南坑村村民即便沒見過黃文廣本人也聽說過他的名。
記者:做得怎么樣?
村民:很好!
記者:你怎么知道他做得好?
村民:我常常過去。
記者:你們周圍的人都知道他那做得好嗎?
村民:知道知道。
記者:全部都知道?那您知道那個老板是哪的嗎?
村民:臺灣的,黃文廣。
記者:他在你們當地怎么樣?
村民:很有名氣。
記者:那個杏鮑菇廠做得怎么樣?。?BR> 村民:可以可以。生意非常好。我那個女女婿在那邊上班,他說很好,生意很好。
村民:做得不錯,特別那個杏鮑菇銷售得很厲害。
2008年開始,黃文廣就當地被人稱為聰明的臺商,然而高興了沒多久,他就遇到了一件尷尬的事。
2008年9月的一天,黃文廣像往常一樣光顧了這家位于南坑鎮的理發店,發型師說了這樣一句話。
理發師:剪頭發的時候經常聊他那個杏鮑菇生意,我經常贊嘆他說生意做得很好,后來有一個臺商也來這邊投資那個咖啡園,我跟黃總有時候聊起來說哪個傻瓜來這邊投資那個。
黃文廣聽完這話,什么也沒說卻笑個不停,這笑容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呢?這個傻臺商和黃文廣的財富計劃又有什么關系呢?
翻開相冊,我們看到的這張照片是黃文廣在2004年照的。沒來大陸以前,黃文廣在臺灣從事房地產行業,已經是一位事業成功的商人了??删驮?005年,當兒子考上了美國的醫學博士,黃文廣的生活悄悄發生了改變。
黃文廣:我太太堅持要陪著孩子去美國念大學,所以剩下我一個人在家也是很孤獨,所以那個時候一想心里就酸酸的,所以那個時候也是有一種賭氣啊,哎呀,干脆我就把事業停住不做了。
之后黃文廣開始游山玩水,幾次大陸之行,讓敏銳的黃文廣覺得處處都有商機,于是2005年,他聯系到了在大陸做生意的朋友,決定來大陸找點事做。
2005年8月,黃文廣來到了福建漳州市的南靖縣南坑鎮南坑村,雖然一踏上這里的土地,黃文廣就被當地山清水秀的景色所吸引,可是孤身一人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還是不免有些孤獨。黃文廣還從臺灣帶來了幾株咖啡苗種在門前以解思鄉之苦??烧l都沒有想到也正是這思鄉之物日后將成為他財富的起點。
2005年南靖縣食用菌產業發展正旺,黃文廣一來到這里就有朋友勸他投資建廠種平菇,有現成的技術和市場比較容易賺到錢。可是黃文廣自己考察之后卻說要做當地沒有的杏鮑菇。
黃文廣:杏鮑菇它主要的特點,它可以長途運輸,杏鮑菇采收起來放在凍庫里面,可以長達兩個月,只要你農產品能長途運輸,面就會很廣。價格來談,當初的一公斤的杏鮑菇可以賣到20元錢,是新的農產品物依稀物以稀為貴啦。那個時候,蘑菇木耳太多人種植,沒有什么商機可言,那個差不多是過黃昏的產業了。
周圍的朋友很擔心黃文廣,因為種植杏鮑菇的投資大,技術難。就連從事食用菌多年的行家都不愿去嘗試種植。所以有人覺得黃文廣一個外行一來就要種植技術還不成熟的杏鮑菇有點冒險。
朋友:他選中杏鮑菇,選中又不懂。
記者:一個純外行是嗎?
朋友:原來在臺灣他是做建筑的嗎,你說做建筑的跟做杏鮑菇的有啥關系?根本扯不到邊。
可黃文廣卻很自信。因為他覺得農業很簡單。
2005年8月,黃文廣投資200萬元在南坑村租下了50畝地建廠房種植杏鮑菇,因為資金充裕,他廠里所有的種植設備都是當時最好的。可是一個月后的一天,黃文廣接到工人電話說杏鮑菇廠出事了,急忙趕回廠里一看,眼前的場景讓黃文廣哭笑不得。
黃文廣:最后杏鮑菇菌包長出草來了,花草,花都長出來了。
此后的幾個月里,黃文廣廠里種植的杏鮑菇接二連三的出問題,會計更是經常來找黃文廣說廠里資金緊張,沒辦法黃文廣只好回臺灣拿錢。拿了三次錢后,他再也坐不住了。
黃文廣:做了差不多幾個月后,才覺得事態嚴重了,這個不是開玩笑。
記者:事態嚴重到什么程度啊當時?
黃文廣:因為我們每一天生產出來的東西,全部都沒有收成,只有花費,全部都沒有收入。所以長期下來已經賠了才有幾個月賠了將近一百萬進去。
黃文廣開始到處請教技術人員,最后得知杏鮑菇問題頻出的關鍵所在。
給菌包滅菌是種植食用菌的一個關鍵的環節。黃文廣種植杏鮑菇時使用的滅菌設備是當地種植平菇沿用下來的低溫爐,一般平菇菌包滅菌需要4個小時,杏鮑菇菌包滅菌時間要長得多。沒辦法黃文廣就一點點延長滅菌時間,慢慢試驗,最后到了36個小時才算滅菌成功。
黃文廣:我發現這樣能成功我很高興,但是高興之后越來越困擾了,每天燒鍋爐的人都要一天將近兩天的時間,待在那一邊,人一定體力有限啊,所以說到半夜睡著了,這個煤炭沒有供應上,滅菌爐就會冷卻下來,又要重新再來。
杏鮑菇菌包雖然滅菌成功,可是費時太長。周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黃文廣選錯了項目。
黃文廣:人家給你說不好,你真做不來,是不是人家會給你說,給你講你就不聽,對不對?
記者:因為當時勸你不做的人太多了是嗎?
黃文廣:很多人。包括我家人都不看好,所以你不會,你就不要去做,賠了好幾千萬的錢。你賠掉,錢是小,但是你要知道,人家嫌棄你??!你聽起來不舒服。對不對,所以你才會有壓力,但是壓力在人生中壓力也不是不好,壓力可以去產生動力,我絕對要成功。
那段時間黃文廣愁得一夜一夜睡不著,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頭發更是掉了一縷又一縷。
這張照片是黃文廣2004年來福建之前在臺灣拍攝的。
黃文廣:你看我頭發還那么多,你看,很多,是不是?
記者:這是哪年的?
黃文廣:這個差不多我來之前照的。
記者:來之前?
黃文廣:你看我在家容光煥發,來做這個杏鮑菇真得花費了太多太多。
記者:帥氣。
頭發愁掉了不少,黃文廣該如何度過難關呢?畫面上的這個長七米高兩米的橢圓形設備就是黃文廣歷時13個月,自己設計的高溫滅菌爐。它的四周都由厚的鋼板,鋼釘固定而成。這個高壓爐也正是成就黃文廣杏鮑菇生意的制勝法寶。
記者:這個鋼板挺重的是不是?
記者:對,里面有點變形了,再過幾天要修。
記者:好重啊感覺,看你們好費勁?,F在整個這周圍全是這樣的鋼板嗎?
工人:對啊,就是用鋼板的,兩層的。
記者:全部都是鋼板,然后給它全部密封起來是吧?
工人:對啊,密封。好像那個高壓鍋一樣,要密封,那個氣跑出來它就沒有用了。
記者:你們以前是這種的嗎?
工人:以前沒有。
記者:以前是什么樣的啊?
工人:以前是強壓的,鋼板薄薄的。沒有壓力。現在要有壓力啊。
記者:以前那個薄薄的鋼板要是殺菌需要多長時間?
工人:那個36個小時。
記者:36個小時?
工人:對啊。現在是改用5個小時。
記者:多少?
工人:5個小時,你看看時間差多少。
農業局局長:這個是杏鮑菇生產過程中一個關鍵的技術,這個技術他自己成功以后呢,我們其他的廠也跟他學習,帶動了其他廠的發展。所以這個杏鮑菇現在他是產量非常穩定,還有一個質量非常好,他現在生產的菇每天都供不應求。
到2008年,黃文廣靠賣杏鮑菇掙來的錢在南靖縣又投資新建了三個廠。三個廠的杏鮑菇加起來每天能有35噸的產量,產品更是遠銷新疆等地。
記者:師傅你這是從哪來的貨車???
司機:從烏魯木齊過來的。
記者:烏魯木齊那么遠啊,這次拉多少過去???
司機:拉一千多件。
記者:從福建到烏魯木齊有多少路程???
司機:不到五千公里,四千多公里。
記者:那需要跑幾天?
司機:一般路上不堵車的話要四天。
記者:四天?那四天這個杏鮑菇的品質會受影響嗎?
司機:不會受影響,因為這個杏鮑菇是耐運輸的嘛。
2008年以后,黃文廣因為杏鮑菇生意做得好,被當地人稱為聰明的臺商。也就是在這一年,當地有了一種說法,一個臺商很聰明在山下種蘑菇他叫黃文廣,還有一個臺商很傻,在山上種咖啡。這個傻臺商和黃文廣的財富計劃有什么關系嗎?要解開這個答案還得從一件尷尬的事情說起。
2009年8月的一天,黃文廣像往常一樣光顧了鎮上的這家理發店,在聊天的過程中,他聽到發型師這樣對他說。
黃文廣:他說,哇,你好聰明,你聰明來這邊種菇,賺這么多錢,像現在山上有一個在種咖啡的,他是傻瓜,咖啡我們這邊又沒人要。
聽了這話,黃文廣什么話也沒說只是笑個不停。
黃文廣:其實山上山下都是我的,所以我感覺真的很好笑。
未免尷尬,當時黃文廣并沒有說出真相,這件事情直到后來發型師才知道,山上的傻臺商和山下的聰明臺商都是黃文廣一個人。
記者:你當時不知道投資咖啡和杏鮑菇都是一個人嗎?
發型師:不知道,不知道,知道就……
記者:知道就不這樣說了,是嗎?
發型師:是。
記者:你知道了這原來是一個老板當時什么反應啊?
發型師:就有點尷尬,不好意思。
那么黃文廣做著好好的杏鮑菇生意,為什么又會去種植咖啡呢?這個大家公認的聰明臺商怎么會做出讓大家覺得很傻的舉動呢?這和他的財富計劃有什么關系嗎?
原來,2008年七月,福建土樓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一時間來到福建旅游的國內外游客數量增加,而黃文廣所在的南坑鎮,正是去往土樓景點的必經之路。但細心的黃文廣發現停下腳步消費的游客并沒有多少,他覺察到了商機,并夸下海口。
黃文廣:兩年之內,我要把這邊路過的游客停留在我們南坑鎮一時半刻。
為了能實現自己的預言,黃文廣開始籌劃新的財富計劃,他每天都在思考有什么好的辦法能夠把游客留下來。
2008年十月的一天,結束工作的黃文廣回到了杏鮑菇廠,停車的時候突然看見了自己種在辦公室樓下,從臺灣帶來的兩棵咖啡樹上碩果累累,這一下讓他有了靈感。他興奮的與朋友分享自己的財富計劃。
黃文廣:我說我來種咖啡。
記者:當時你說我來種咖啡,他聽到這話,什么反應?
黃文廣:他反應他就搖頭,我們這邊咖啡沒人能接受,你投資下去可能會沒有什么可以得到利用。
會計:他說要拿出一百多萬來種咖啡,我說呃,比如說我自己本人來說,十萬我都不愿拿出來。
記者:為什么啊?你覺得不看好嗎?
會計:那時候我們這邊從來沒有咖啡廳都沒有,比較農村,咖啡廳啦,還有那個咖啡從來沒有看過人家種咖啡是這樣子!
朋友:我們連見都沒見過,這個能不能長還是個問題,能不能生?能不能適應,氣候能不能適應?我就害怕,我就跟他說黃總,這個可能不能種。他說,沒事沒事,小弟沒事。
原來,黃文廣想要在南坑建設一個集種植,加工,銷售,觀光休閑于一體的咖啡園。給過路的游客提供一個歇腳娛樂的場所。因為看見辦公室樓下的咖啡樹長勢很好,證明南坑這個地方是可以種植咖啡的,只要他大規模種植,自己的財富計劃就一定能實現。
黃文廣將租地一事交給工作人員處理,自己回臺灣買咖啡苗,可當他帶著5000棵咖啡苗從臺灣回來的時候,一件突如其來的事,徹底打亂了他的計劃。
一回到南坑鎮黃文廣得知村民都不愿意租地給他。這又是為什么呢?這次去采訪跟村民聊天的過程中,記者從他們那里了解到了他們當初真實的想法。
記者:村民是不是當時租地都挺不愿意的啊?
村民:以前也是挺不愿意的。
記者:為啥不愿意?
村民:為啥不愿意,一個是種咖啡能不能成功。
記者:不相信,要種別的你們就愿意了對吧?
村民:對?。〔荒艹晒λ艿袅恕6紱]有效益了。
南坑村的村民長期以來主要經濟作物是香蕉,如果黃文廣要租地種咖啡。必定會砍掉以前種植的農作物。村民擔心面臨失業,這也是另一個村民不愿意租地給黃文廣的原因。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村民把山上種咖啡的臺商稱為傻子,并逐漸傳了開來。黃文廣該怎樣說服村民把地租給他呢?
黃文廣:做了一個展示廳讓當地農民了解咖啡在世界上的消耗量咖啡的有點跟香蕉的比例。所以這個咖啡,我跟他講你香蕉種出來,你今天沒有賣,明天就要丟掉??Х炔皇恰?Х确N出來采收曬干。量多我們可以存放起來,賣少許我們存留下來我們等到價格高了以后再來賣,量少價格高了再來賣。
這是黃文廣建設的咖啡展示廳,里面介紹了咖啡的分布,產量,市場等信息。村民可以免費參觀。而且黃文廣還經常會在里面自己煮咖啡給參觀的人喝,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咖啡。
另外黃文廣還想出了一個巧妙的方法。租農民的地,再請農民在自家地里種咖啡打工掙錢。
村民張仁才以前也不愿意租地給黃文廣,可是現在黃文廣想出了這個辦法,讓他很放心把地租出去,而且能在自家地里干活,他也不用外出打工了。
記者:就這塊是你的地哈。
村民:這塊,這行不是,這一二三。
記者:一二三?這全是你的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種的咖啡?。?BR> 村民:種咖啡是08年嘛。
記者:當時是誰讓你們來種咖啡的?
村民:這是租給臺灣的臺商嘛。
記者:你家租了多少地?。可厦娲蟾庞卸嗌倜娣e?
村民:上面兩畝多,下面還有。
記者:下面和上面都有你的地?
村民:一共三畝多。
記者:三畝多地?現在你就幫著他種咖啡?
村民:對。可以打工嘛,地租給他,我們就在這打工。
記者:就等于自己的地自己種。
村民:對。
記者:不擔心了是嗎?
村民:不擔心了。
村長:土地租給他,我們這邊的人又可以在本門口打工,一個月有的人賺兩千多元錢,有的賺一千多元錢。
用這樣的方法,黃文廣在南坑村發展了四百多戶農村跟著自己種植咖啡,到2011年他的咖啡園發展到了500畝。隨著黃文廣舉辦的咖啡節,咖啡攝影展等一系列活動的宣傳,以前這個留不住人的小村莊也熱鬧了起來。
游客:必經之路,就是去南靖土樓那個路上,所以他當時告訴我們這種交通位置以后,也剛好他就說去土樓的必經之路,這樣我們就能把這些地方連成一片,還有這個就是咖啡因為在大陸種植的地方非常少,所以對這個東西也覺得很感興趣,來看看真的咖啡種植在我們田園里面是一種什么樣子。我們團里面有一個剛好他從香港過來的,他為什么過來呢,他特意就是聽到我們這次要來咖啡園里,他是很喜歡喝咖啡的,所以他昨天從香港直接飛到福建泉州跟我們一起過來。
現在,黃文廣的咖啡園游客絡繹不絕,2011年,更是獲得福建省首批悠閑農業示范點,咖啡和杏鮑菇兩項每年能給黃文廣帶來千萬財富。就在我們去采訪的那幾天他深加工的咖啡產品也剛剛獲得QS認證,2012年將全面進入市場。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