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4-2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明確了農業科技發展的戰略定位,全面部署了農業科技創新任務,系統出臺了許多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重大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重要內容:
第一,提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農產品供給一直是我國“三農”工作的重心,因為糧食安全是國家的安全戰略,尤其是糧食“八連增”之后,未來糧食要繼續增產,面臨很大的約束,包括氣候變暖、資源約束等, 而突破這些瓶頸,根本途徑應該是科技創新。
一粒種子可以產生一場革命;一臺機器可以將生產效率提高十倍甚至百倍。我國目前人均大概只有1.38畝耕地。地少人多,要實現糧食連增,乃至于農民變富,非農業科技創新不可。但是,我國的農業科技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主要表現在創新成果供給不足。目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大多屬于跟蹤模仿,低水平重復式研究不少,鮮見重大成果。除了大宗糧棉油等主要農作物育種外,品種自主供給不足;我國蔬菜、瓜果、養殖等產業半數以上品種需要進口。我國50%以上的生豬、蛋肉雞、奶牛良種以及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種依賴進口;70%以上的先進農產品加工成套設備依賴進口,大多數國產農機產品僅相當于發達國家上世紀70年代水平。綠色農業投入品嚴重短缺,農業資源高效利用、防災減災、農產品加工增值等重點領域的技術成果明顯不足……。中央一號文件明確了農業科技的定位,通過農業科技創新,加大國家投入,來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使農業科技能夠成為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支撐,成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現代農業的決定性力量。
第二,明確農業科技創新的“四大重點任務”。
農業科技的創新重點包括穩定支持基礎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農業科技創新涉及農林水氣等多行業、多學科、多領域,產業類型復雜,技術需求多樣,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抓住重點、集中突破。一號文件提出了農業科技創新的“四大重點任務”。
一是大力加強農業基礎研究,突破一批重大理論和方法。基礎研究是重大技術創新的先導和源泉,我國農業基礎研究薄弱,難以滿足持續提高農業自主創新能力的長遠需要,必須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取得一批原創性理論成果。
二是加快推進前沿技術研究,搶占現代農業科技制高點。我國農業前沿技術研究整體上與農業高新技術領先國家的差距依然很大,必須把加快推進農業前沿技術研究納入農業科技創新的重大戰略任務來抓,推動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升級,增強農業競爭能力。
三是著力突破農業技術瓶頸,取得一批重大實用技術成果。我國農業共性關鍵技術重大突破成果少、技術集成度較低、成果轉化率不高等問題還十分突出,必須加快技術集成創新和示范應用,確保實現“強科技保發展”目標。
四是著力抓好種業創新。科技興農,良種先行,面對我國種業發展的新機遇和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趨勢,當務之急是抓緊培育一批具有重大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一號文件在促進種業科技創新等方面出臺了許多政策措施,如增加種業基礎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建立種業發展基金,培育一批育繁推一體化大型骨干企業,加大動植物良種工程實施力度等,必將有力加快現代種業發展。
第三,大幅度增加政府對農業科技的投入,保證財政農業科技投入增幅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
農業科技具有“公益性”,政府財政投入極為重要。目前農業科技投入不足問題突出。據統計,2009年,我國農業科研投入占農業GDP的比例僅為0.6%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2%以上比例。我國農業研發投入水平也遠低于全國科技的平均投入水平,導致農業科技投入“欠賬”嚴重。從源頭上來講,目前我國雖然農業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的數量不少,但是很多研究機構都沒有經費保證,尤其是地區性的農業科研機構,基本上都沒有多少經費來源,不少機構都撤了。
針對農業科技長期面臨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中央一號文件特別提出了具體的財政和金融支持政策。財政投入方面,文件提出發揮政府在農業科技投入中的主導作用,保證財政農業科技投入增幅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農業研發投入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建立農業科技投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
僅有政府投入是不夠的,一號文件提出,支持發展農業科技創新基金,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參與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支持農業科技發展。從農村金融上,提出要對未來科技創業進行各種重點的傾斜,進行各種融資服務,為未來的科技支持農業打下金融的基礎。
第四,要通過機制改革破解科研生產“兩張皮”問題,建立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長效機制。
中國農業與國外差距主要體現在很多的科研成果不能轉化上,目前我國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只有30%~35%,而發達國家已達到70%~80%。究其原因,是我國農業科技與產業發展“兩張皮”現象嚴重。
我國目前的農業技術主要來源于科研院所與大專院校,涉農公司大都比較弱小,能夠直接進行研發、真正有自主創新技術的企業極少,終端農戶規模也很小。在這一格局下,如何通過體制改革,使產學研真正結合起來,轉化為有生產力的產品就成為關鍵。過去科研院所的考核,不少是以獲得專利或發表論文多少來進行,對成果運用沒有硬性要求,不少科研成果就停留在紙面上。
圍繞農業科技創新機制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一號文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針對我國農業科技統籌不力、協同不夠等問題,一號文件提出要打破界限,有效整合資源,建立協同創新機制,完善農業科研立項機制和農業科研評價機制,深化科研院所改革等重要措施,努力為科研人員潛心研究營造更加自主自由、寬松活躍的創新環境。要切實加強各方面的協作配合,推進農科教、產學研緊密結合,建立部門之間、區域之間和學科之間的聯合與協作機制。針對產學研聯結松散、農科教結合不緊,科技與產業需求脫節的問題,一號文件明確,要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及時發現和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積極培育以企業為主導的農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揮其在發展涉農新興產業、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方面的積極作用。
第五,建立健全公益性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破解“最后一公里”問題。
據統計,目前我國每年登記的農業科技新成果達3000余項,但轉化率僅為40%左右,真正形成規模的不到30%。過去片面強調市場化,忽視農技推廣體系的公益性,經費投入不足,條件建設薄弱,導致曾經建立起來的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網破、線斷、人散”。多數基層農技推廣機構近10年沒有進大學生,部分地區基層農技人員中專及以下學歷超過40%。我國農業科研人才6.3萬人,農技推廣人才56萬人。“最后一公里”成為農業發展的瓶頸。
一號文件提出要切實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隊伍建設,重視解決好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要強化基層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通過財政支持來完善基層推廣隊伍。保證一線的鄉鎮都有各種農業推廣服務員,比如像沼氣員、植保員、園藝員等等,讓農民在進行農業生產時得到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指導與服務。同時,也應該對目前已有的考核機制進行重塑,讓農技推廣體系的服務對象——農民能更充分地發聲。唯有這樣,才能確保以農民的名義建立的推廣體系,能真正為農民服務,讓農民享受到現代科技的服務。
第六,加大科技培訓,破解農村“誰來種地”、“誰來養豬”問題。
農業科技創新關鍵還靠種田人。據統計,我國8億多農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科學素質水平只有城市居民的1/6左右,其中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僅占9.1%,接受過農業職業教育的不足5%,絕大多數農村勞動力仍屬于體力型和傳統經驗型農民,尚未掌握現代生產技術。不僅如此,目前農村缺乏具有一定文化知識或科技水平的帶頭人,不能對農業科技“解碼”,所以破解種田“接班人”、培育“新生代農民”問題是創新的基礎。據有關調查資料顯示:“70后”出生的人有一多半沒有在農村種田和不會回到農村種田,“80后”出生的人95%以上沒有在農村種田和不會回到農村種田,“90后”出生的人就更加沒有在農村種田的了。現在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主要是40歲以上的一部分人,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的平均年齡為55.2歲,并且婦女居多。第一產業勞動力嚴重老化并且后繼無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種田沒有“接班人”誰來創新? 我國是一個有13億人口需要養活的大國,設想二十年之后,當在我國糧食生產第一線的農民隨著年齡變老干不動農活時,他們的子女又不愿意返鄉務農,我國的糧食安全將何以為繼?城市居民消費的肉、蛋、奶又將來自何方?
其實不獨中國有這種情況,筆者在韓國、日本、意大利等國考察時發現,這些發達國家的農村雖然建得很漂亮,空氣足夠新鮮,環境也足夠亮麗,但農村依然還是留不住青年人。原因很多,包括在農村務農收入不高,農村較冷清,青年人喜歡城市的人氣等等。
如何才能破解“無人種糧”、“無人養豬”的困局?有三條路可走:其一是從娃娃抓起,通過在義務教育階段中植入農業內容,增加對農業有興趣的未來接班人;其二是對目前義務教育之后的青年農民進行職業培訓,培育更多的種田能手;進一步提高農民科技文化水平放在突出位置,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積極開展農民培訓,不斷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開發,培養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為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其三是通過優惠措施吸引部分進城人員返鄉。
第七,建立健全機制,解決涉農獎金的“跑、冒、滴、漏”問題。
我國涉農資金投入增長很大,2011年中央財政對三農實際投入首次突破萬億,同比增長21.3%,加上地方各級政府投入,2011年我國涉農投入大約在2.5萬億以上。這些巨額資金真正使農民受益,少出現“跑、冒、滴、漏”,這一要求已十分迫切。近年來,河北、重慶等地曝出不少官商勾結套取國家財政補貼資金的惡性案件,我們在農村的實際調查中,也多次發現有農民的身份證被收買或復印。只有資金使用透明公開,才能堵住漏洞,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針對這些問題,一號文件提高要加強財政“三農”投入和補貼資金使用監管,堅決制止、嚴厲查處虛報冒領、截留挪用等違法違規行為。
如何讓惠農資金真正地受惠于民,未來還應該在以下方面進行改革:其一建立充分的信息公開制度。應該從上到下建立起充分的信息公開制度,改變目前的暗箱操作形式,將補貼內容公開,保證各種信息渠道充分暢通。建立專項惠農資金網上公示系統,將獲得補貼農民信息進行詳細公示,接受社會監督,才能最大程度避免民生工程“被打折”。其二是惠農項目應逐步過渡到以農民為本位,增加農民對惠農項目的參與度。從制度上保證以農戶需求為主體的表達機制、農戶參與的選擇和決策機制,把過去由政府決策,“自上而下”的支農資金投入機制改為“自下而上”,或者兩者結合,由受益區農戶自己決定究竟需要怎樣的公共品服務,并充分利用項目區農戶的力量對其進行監督,以此提高惠農項目的精準度與滿意度。其三要加強第三方建設與監管,項目的建設效果應該由國家審計部門委托第三方調查研究機構通過隨機抽樣來調查質量。美國的國家審計署一般都對大的民生項目進行第三方的獨立抽樣調查審計,從項目效果來決定是否還進行后續撥款。我國的審計部門也完全可以這樣做。在對支農資金使用實行公開化與透明化的同時,委托第三方的獨立研究或者調查機構抽樣調查農民的滿意度與項目實際使用效果,以此決定該項目的存廢,從而提升目前惠農項目使用效果,讓農民真正能夠受益。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