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8-1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加強農業貿易促進、推動農業貿易健康發展,對于更加有效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更好地平衡國內農產品供需,增加農民就業收入,提高農業產業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為切實加強我國農業貿易促進工作,依據《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和《農業國際合作發展“十二五”規劃》,特編制印發《全國農業貿易促進規劃(2011-2020年)》。
一、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加強農業貿易促進是積極應對國際農產品市場劇烈波動的必然要求
隨著農業與宏觀經濟聯系的日趨緊密,以及極端氣候、投機資本和生物質能源等非傳統因素對農業的影響日益加深,世界農產品市場的波動性、風險性和不確定性加劇。在高度開放條件下,國際農產品市場風險通過信息、貿易、投資等多種渠道向國內傳遞,對我國農業產業發展和市場穩定的影響愈加直接和強烈。有效應對農產品市場開放帶來的壓力與挑戰,確保農業平穩健康發展,亟需加強農業貿易促進,完善國際農業信息服務,提高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水平,強化農產品進出口調控。
(二)加強農業貿易促進是擴大優勢農產品出口、增加農民就業收入的重要手段
我國勞動密集型及部分深加工農產品具有現實和潛在的競爭優勢。農產品出口在實現農業增值增效、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等方面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在沿海等主要農產品出口地區以及在水產、園藝等優勢出口產業上表現得尤為突出。我國農產品出口品種多、批量小,企業數量眾、營銷成本高、市場開拓能力弱,遭遇國外日趨嚴格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限制。隨著國內農業生產成本的上升、人民幣的持續升值以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加劇,我國農產品出口面臨巨大挑戰,亟待通過貿易促進這一國際通行做法,加強農產品對外營銷促銷公共服務,增強優勢,彌補不足。
(三)加強農業貿易促進是切實保護我國農業產業安全的客觀需要
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農業資源特別是水土資源短缺,農業經營規模小,勞動生產率低,大宗農產品與主要出口國相比存在難以消除的競爭力差距。市場的高度開放又使國外部分農產品大量進入我國市場,過度擠占了國內生產的發展空間,打壓了相關產品的趨勢價格,抑制了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給這些農產品的供給安全和產業安全帶來了長期潛在風險。要切實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業產業安全,必須加強貿易促進,建立和完善國內產業損害監測預警,加大“兩反一?!钡荣Q易救濟措施的實施力度,推進公平貿易,有效發揮農產品進口的積極作用、規避其對國內產業的負面影響。
(四)加強農業貿易促進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逐漸增強,經濟社會對農業基礎性支撐作用的要求不斷提高,農業發展方式粗放、質量效益不高的問題日益突出,迫切需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升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笆晃濉蹦?,我國農產品貿易額已達1200億美元,占農業增加值的20%,農業貿易在農業發展中的地位顯著提升。加強農業貿易促進,推動農業貿易健康發展是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內容。在公平貿易的基礎上適度有序進口資源密集型產品,有利于在增加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空間、緩解資源環境壓力的同時更好地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農產品出口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其在質量安全、標準化生產以及品牌創建等方面的示范帶動作用,推進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轉變,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二、發展現狀
隨著農產品貿易的發展和國內外市場相互影響的不斷加深,農業貿易促進得到了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視,各項工作逐步開展并不斷強化,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農業貿易促進體系初步建立。為有效應對入世和農產品市場開放帶來的挑戰,農業部強化了農業貿易相關職能,在農業國際合作系統設置了專門機構,廣泛開展了農業貿易談判與政策研究、貿易救濟、外經貿信息及對外營銷促銷服務等相關工作。一些地方政府重視和加強了外向型農業工作,在相關機構增設了農業貿易促進職能,加大了對農業貿易促進工作的組織領導。有的成立了由農業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參加的農產品出口協調領導小組,協調解決農產品出口中的重大問題;有的建立了“促進農產品出口聯席會議”制度,及時溝通信息,研究解決農產品出口問題。農業貿易促進工作在解決國際貿易糾紛、維護行業利益、減少交易成本、增強農業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農產品營銷促銷公共服務快速發展。在各級政府支持下,各類公益性農產品營銷促銷活動在國內外蓬勃開展,對促進農產品產銷對接、培育知名品牌、提高流通效率、吸引外商采購、擴大農產品出口發揮了積極作用。農業貿促機構和農業主管部門以發展會展經濟為抓手,組織開展以國際性農產品展覽會、博覽會、推介會等為主要內容的貿易促進活動,支持農業企業參加國內外經貿展覽會、開展境外市場調研和產品促銷,有效推動了農業企業對外合作與貿易。2010年全國舉辦中等規模以上農業展覽約260個,一批規模大、影響力強的國家級展會在農業會展行業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領示范作用。部分地方農業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在打造區域特色農產品品牌、引導企業開展境外產品直銷、應對出口市場貿易壁壘等方面做出了積極嘗試和有益探索。
(三)農業貿易信息工作不斷推進?!笆濉焙汀笆晃濉逼陂g,國家和地方農業外經外貿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先后啟動,各級農業主管部門結合自身業務和信息資源優勢,初步建立了外經貿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和發布體系。農業貿易信息收集和發布制度不斷完善,信息產品不斷豐富,服務內容涉及農產品進出口統計及分析、國內外市場動態、國內外農產品貿易法律法規及技術標準、質量安全和市場監測預警,基本覆蓋農產品貿易流程的各關鍵領域。貿易數據庫建設取得進展,建立了面向社會的國際貿易信息數據庫、農產品進出口企業及產品數據庫,增加了信息透明度和利用率。農業貿易信息分析能力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信息分析和發布日趨制度化。
(四)農業貿易促進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業貿易促進日益重視,建立和完善了相關支持政策。在財政支持方面,中央財政加大了農產品出口退稅力度,設立了農產品營銷促銷和貿易促進專項資金;地方政府在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農產品品牌培育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大,安排農產品出口企業優先享受國家的“免、抵、退”稅政策。在信貸和保險支持方面,中國進出口銀行的農產品出口賣方信貸業務已在部分地區和產品推廣實施,許多地方給予出口優勢產品和出口龍頭企業優先提供貼息優惠貸款和一般性貸款等扶持;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通過保險項下融資等服務加大了對農產品出口企業貿易融資的力度。在貿易便利化服務方面,國家出臺了減免出口農產品出入境檢驗檢疫費用的相關政策,各地加強了農產品出口檢驗檢疫服務,簡化程序,加快農產品特別是鮮活農產品出口通關速度。
總體看,我國農業貿易促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處于起步階段,與農業貿易發展的形勢要求仍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現在:一是機構不健全,職能不明確,組織協調乏力。尚未建立完整的、職責明確的農業貿易促進體系,中央與地方、政府和企業的聯系協調尚未制度化、機制化。二是資金投入不足,服務手段單一。各級政府用于貿易促進的財政支出資金數額小且不穩定,農產品營銷促銷公共服務缺乏經費保障。三是發展不平衡,區域差距較大。大部分中西部地區受財政能力等因素制約,開展廣泛有效的農業貿易促進活動手段不足。四是專業人才缺乏,基礎工作薄弱。目前我國農業貿易促進專業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尚不能滿足需要,各項基礎工作比較薄弱,信息服務和政策研究相對滯后。
三、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加強農業貿易促進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產品競爭力增強的戰略目標,以改善貿易環境和降低貿易成本為重點,從農業貿易談判與救濟、農產品營銷促銷、外經貿信息服務、出口政策支持著手,從產品、基地、市場、企業等不同層面著力,切實推動優勢農產品出口、推進公平貿易、提高農業產業安全保障能力,確保農業持續穩定較快發展。
加強農業貿易促進,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統籌兼顧原則。既要充分利用國外資源,通過進口保障國內有效供給,又要防止進口過度和價格過低對相關產業造成沖擊和損害;既要促進優勢農產品出口數量的增長,又要促進農產品出口增值增效。
——突出重點原則。綜合考慮資源潛力、貿易規模、產業安全等因素,選擇重點產品、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和重點市場,優先采取多種貿易促進方式,提高優勢農產品國際競爭力,防范進口對國內產業的沖擊。
——改革創新原則。及時發現農業貿易促進中的新問題,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通過完善現有體系、創新工作機制、拓展工作思路和強化促進手段,切實提高農業貿易促進能力。
(二)主要目標
農業貿易促進體系基本完善。經過十年努力,形成一套機構完善、功能齊全、手段靈活、服務高效并符合我國國情和國際規則的農業貿易促進體系。
農產品品牌建設進一步推進。通過支持出口示范基地建設、品牌創建、國際認證、互認合作以及公共品牌宣傳推薦等促進活動樹立優質農產品形象,打造國際品牌,促進形成一批農產品出口龍頭企業和一批拳頭出口產品。
農產品出口市場更加多元化。在繼續鞏固歐美及周邊等傳統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開拓新興市場,逐步提高在南美、東歐、非洲等農產品市場上的份額,進一步拓寬國際市場空間,分散出口市場風險。
農產品出口數量和質量穩步提高。在農產品出口數量穩步增長的同時,產品附加值和出口效益穩步提高,農產品出口逐步從數量型增長轉向數量和效益并重型增長。
農業產業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升。農業貿易政策研究和外經貿信息分析工作進一步加強;農業多雙邊規則制定能力、貿易規則運用及爭端解決能力、國際市場風險應對能力明顯提高;開展產業損害監測預警、有效進行進出口調控、維護農業產業安全的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
四、重點任務
(一)強化農產品對外營銷促銷工作
1.鼓勵支持農產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設。結合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以及各類示范園區、基地、標準化建設等項目,選擇有基礎、有潛力的地區,采取多種形式,有重點地鼓勵和支持一批外向型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和出口示范基地的建設,充分發揮其在出口農產品生產和加工方面示范和引領作用。
2.支持推動出口農產品品牌建設。組織或資助農產品國外宣傳和促銷活動,通過主流媒體廣告、專題研討會、推介會等形式切實加強宣傳,引導消費者消費偏好,樹立國家或相關地區整體品牌形象。加強對優勢農產品品牌開發支持力度,鼓勵企業積極參加國際認證和注冊,有效開展國際認證和互認合作。加強企業培訓,規范農產品生產、加工、出口各環節管理,推動形成一批出口農產品品牌。
3.支持鼓勵企業海外市場開拓。通過培訓等形式幫助提高企業開拓農產品出口市場能力,引導、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目標市場先期開發活動,包括境外市場考察、消費者群體培育等。鼓勵企業開展海外直銷,設立專職機構;加強與目標市場國政府的溝通和交涉,積極為企業爭取國民待遇,提高企業開展海外直銷的便利化程度。
4.培育農產品出口示范企業。鼓勵支持企業進行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研發、引進和吸收,支持農產品外貿加工企業技術改造,推進以質取勝戰略,提高出口農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重視農產品出口企業的營銷促銷能力建設,通過開展培訓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企業在開拓市場、塑造品牌等方面的能力。
5.打造國際品牌農業展會。繼續有計劃有重點地舉辦和支持社會效益好、組織運作規范、已基本形成規模、知名度較高的國際性農業展覽會,不斷提高層次,擴大國內外知名度和影響力,打造一批品牌展會。通過開展農業會展分類認定等活動,促進現有農業展會資源整合,提高會展業規范化水平,形成國內辦展和國際參展相結合、綜合展會和專業展會相配套的展會格局,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
6.引導企業和協會有效參加國際展會。突出重點,有選擇、有針對性地組織國內農產品加工營銷企業和行業協會參加境外農業方面的展事活動。改進方式,加大場地租金、展品運輸、展臺搭建、公共布展方面的支持力度,組織國家展團、提升參展效果。加強引導,跟蹤研究國際展會的推介展示效果,健全國際展會等級評價體系,建立國際展會推薦參考指數公布制度。
(二)推進農業貿易預警和救濟工作
1.強化農業產業損害監測預警。加強農業產業損害預警工作機構建設,明確職能范圍,配備專門人員,建立同行業協會、企業間的聯系與互動機制。進一步完善產業損害監測數據的采集、分析、報送和發布制度,加強貿易對國內農業產業影響的跟蹤監測。建立完善產業損害分級預警制度,加強地區及全國重點農產品產業損害預警報告的發布。建立完善應急預案制度,在我國農業產業受到威脅和損害時,及時推動實施農業領域反傾銷、反補貼、一般保障措施和必要的調控措施,確保農業產業安全。
2.強化重點農產品出口監測預警。加強對主要貿易伙伴邊境措施的監測,及時收集主要出口對象國貿易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市場動態以及貿易爭端等方面的信息,開展貿易壁壘調查。聯合企業、行業協會構建適用于我國農業領域的出口貿易預警指標體系,加強重點農產品出口風險評估報告的發布。加強預警,為有效應對其他國家針對或涉及我國農產品出口的訴訟,支持和指導企業及行業協會申訴、應訴、參與貿易爭端解決。
3.加強多雙邊農業談判。強化談判參與力度,積極參與世貿組織等國際組織和多雙邊政府間談判,包括世貿組織新一輪農業談判、農產品質量標準技術壁壘談判、農業遺傳資源和新品種知識產權談判及自貿區談判等。建立必要的機制和制度,確保地方農業部門、主產區及農業專業組織通過暢通的信息反映渠道有效參與貿易決策過程,確保涉農談判結果充分體現我國農業產業發展實際,確保農業健康穩定發展。
(三)加強農業貿易信息與研究工作
1.加強農業貿易信息搜集及數據庫建設。通過信息產品采購、多雙邊合作數據交換、駐外人員報送以及國內相關機構和企業監測等多種渠道和方式,獲取代表性強的信息數據,逐步建立國內外農產品生產、價格、加工、消費、技術、貿易、標準、企業以及政策等多方面的全國性和地方性相互配套補充的基礎數據庫。
2.提高農業貿易信息服務水平。增強農業貿易信息分析能力,提高形勢研判水平。加強農業貿易常規監測分析,進一步推動信息報告和發布制度化;加強對重點和熱點問題的深入系統分析,提高信息服務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及時對貿易爭端、突發事件等熱點問題進行權威發布。規范產品供求、談判動態、政策法規等基礎信息的發布渠道和形式,建立共享機制,擴大共享范圍。
3.提高農業貿易研究水平。針對農業國際化進程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加強基礎性、系統性和前瞻性研究。對國內外主要農產品關鍵產業環節進行跟蹤分析。加強各部門間農業貿易政策研究合作,提高政策研究水平。加強重點產業、重點國別研究。針對糧、棉、油、糖、畜禽等重要農產品開展監測研究。針對主要出口去向國、進口來源國以及有貿易潛力國家開展農業生產、貿易和政策綜合研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與規劃
各級農業部門應切實重視農業貿易促進工作,把農業貿易促進工作提到農業與農村經濟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加強對農業貿易促進工作的領導,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農業貿易促進規劃實施方案,著力推動貿易促進工作。
(二)加強農業貿易促進體系建設
各級農業部門要加強農業貿易促進機構建設,明確職能承擔部門,配備必要的人員,爭取和保證必要的條件和經費,確保貿易促進工作有效開展。各地農業部門要支持農產品專業協會,鼓勵商協會之間的聯合與合作。要充分發揮各級各類商協會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促進有序競爭,聯合企業有效應對反傾銷等國際貿易爭端。
(三)加強農業貿易促進政策支持
針對我國農業貿易促進起步晚、基礎設施嚴重不足、促進手段弱等現實情況,要充分利用WTO規則、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和做法,進一步擴大農產品貿易促進專項資金規模,加大政府一般服務中對農產品營銷促銷的資金扶持力度;加大中小企業外貿發展基金中用于扶持農產品出口企業部分;加大用于開展產業損害調查和國外壁壘調查的資金扶持,幫助行業協會和企業提高申訴、應訴能力。
(四)加強貿易促進人才隊伍建設
要建立持續投入機制,盡快加強全國農業貿易促進體系人才隊伍的培養,每年用于貿易促進人才培訓投入增長要與農產品貿易發展相適應。重點培訓貿易救濟人才、貿易研究人才、貿易信息人才、貿易談判人才、營銷促銷人才、會展經濟專業人才以及農產品國際貿易職業經理人等。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