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国产精品天干天干,亚洲av永久无码国产精品久久

    專題推薦

    豐收“菌”季,這里“菇”景獨好!

    豐收“菌”季,這里“菇”景獨好!

    2024 羊肚菌產業標準化高質量發展大會圓滿落幕

    2024 羊肚菌產業標準化高質量發展大會圓...

    2025食用菌市場征訂季火熱開啟

    2025食用菌市場征訂季火熱開啟

    第九屆木耳產業創新高質量發展大會暨里龍江省食用菌協會第三屆二次理事會

    第九屆木耳產業創新高質量發展大會暨里...

    2024 羊肚菌產業標準化高質量發展大會

    2024 羊肚菌產業標準化高質量發展大會

    第九屆木耳產業創新高質量發展大會暨食藥用菌與林下經濟發展研討會

    第九屆木耳產業創新高質量發展大會暨食...

    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種植業工作要點》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3-03-13

      來源:農業部網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黑龍江省農墾總局: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1號文件、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全國種植業工作會議的各項部署和要求,我部制定了《2013年種植業工作要點》。現印發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切實抓好各項措施落實,全力奪取糧食豐收,努力促進種植業全面協調發展。

      農業部辦公廳
      2013年2月22日

    2013年種植業工作要點

    201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促進種植業穩定發展,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意義重大。2013年種植業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1號文件、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全國種植業工作會議的各項部署和要求,牢牢把握加快現代種植業發展的重大任務和“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定信心奪豐收,攻堅克難促增產,創新工作思路,轉變發展方式,突破關鍵點,找準著力點,加大力度,強化措施,全力促進糧食豐產豐收和種植業全面發展,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13年種植業工作的目標任務是:按照“兩個千方百計、兩個努力確保、兩個持續提高”的要求,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在10500億斤以上,力爭棉油糖菜等經濟作物持續穩定發展;整合資源,集中力量,力爭糧食增產模式攻關取得突破、北方城市冬季設施蔬菜開發試點取得進展、土肥水資源利用率有新提高、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有新發展,強化種植業發展的技術支撐,夯實種植業發展的物質基礎,開創現代種植業發展新局面。
      一、深入推進高產創建,扎實開展糧食增產模式攻關,全力促進糧食穩定增產
      (一)繼續開展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繼續組織實施糧食穩定增產行動,制定實施方案,整合資源力量,加強督導檢查,強化考核獎勵,推動重大政策、重點工作和關鍵措施落實。堅持穩定面積、優化結構、主攻單產,糧食生產力爭實現“兩增一穩”,即夏糧增產、早稻增產、秋糧穩定。加強信息引導,合理安排種植結構,因地制宜擴大水稻、玉米等高產作物面積,力爭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6.69億畝以上。加快新技術推廣,科學布局品種,集成配套技術,大力推廣防災減災穩產高產關鍵技術,提高糧食生產科技水平。
      (二)深入推進高產創建。按照擴大面積、總結提高、系統集成、主攻“短板”的思路,突出抓好12500個糧棉油糖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的建設,探索推進示范片和整建制推進試點縣鄉鎮輪換,進一步擴大高產創建輻射范圍。繼續開展5個整(市)、50個整縣(市)、500個整鄉(鎮)整建制推進試點,開展高產創建整建制績效評價。選擇100個產業化龍頭企業、100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與高產創建示范片,開展“百企千社聯千片”對接試點。加強宣傳引導,與中央主要新聞媒體合作,對各地涌現的高產糧王進行深度系列報道。
      (三)大力實施糧食增產模式攻關。在總結高產創建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組織開展糧食增產模式攻關。集成推廣成熟技術模式,將星羅棋布的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的成熟技術,組裝成區域性、標準化的增產技術模式,率先在東北玉米水稻產區、黃淮海小麥玉米產區、長江中下游水稻油菜產區、西南西北馬鈴薯玉米產區開展試點。針對技術瓶頸和薄弱環節,實施黃淮海砂姜黑土改造等9大科技攻關,集中力量,分區推進、分片落實。加強協調指導,強化責任落實,合力推進糧食增產模式攻關。建立督查制度,每個增產模式攻關任務做到每季一調度,半年一碰頭,全年一總結。加強宣傳引導,及時宣傳各地增產模式攻關的成效和好做法,營造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糧食增產的良好氛圍。
      (四)突出抓好關鍵環節指導服務。在春耕、“三夏”、“三秋”的關鍵農時季節,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制定分區域、分作物技術指導意見。組織督導組分赴主產區,督促檢查小麥“一噴三防”、水稻集中育秧等重大技術措施落實情況,提高關鍵技術到位率。突出抓好重點地區,分區域推動面積和各項政策措施落實。東北地區重點抓好適時春播,確保面積穩定;黃淮海地區重點抓好冬小麥、夏玉米生產,力爭“兩熟”創高產;南方地區重點抓好水稻“單改雙”和間套種,挖掘單產潛力;西北地區重點抓好“壓夏擴秋”,力爭產量穩中有增。
      二、深入推進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全力促進棉油糖等經濟作物穩定發展
      (五)促進棉油糖穩定發展。穩定棉花、油料、糖料種植面積,強化政策宣傳引導,力爭棉花面積穩定在7000萬畝,重點穩住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棉區,適度發展西北內陸棉區。力爭油料作物面積穩定在2億畝以上,重點擴大長江流域冬油菜和黃淮海及東北農牧交錯區花生種植面積。力爭糖料面積穩定在2900萬畝以上,重點穩住南方甘蔗產區。大力推廣高產穩產關鍵技術,棉花重點推廣以輕簡育苗移栽為主的棉花節本增效技術,油料重點推廣機械種植收獲技術,糖料重點推廣健康種苗等高產技術,提高生產的科技水平。
      (六)深入推進標準園創建。進一步推進標準園創建由“園”到“區”、由“產”到“銷”拓展。建設標準化生產示范區,重點在6個蔬菜優勢區域、5個柑橘優勢區域、4個茶葉優勢區域抓好50個有規模、高水平的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加強標準園創建指導服務,在第一批標準園創建單位中,選擇輻射面廣、帶動力強、成長性好的龍頭企業承擔由園到區創建活動。組織由栽培、植保、土肥、商品化處理等專家組成的技術團隊,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重點是由“園”到“區”拓展培訓。整合項目資金,完善設施設備,開展農資統購統供、種苗統育統供、病蟲害統防統治、產品統一處理加工、銷售統一品牌等“五統一”服務,切實提高組織化程度和產業化水平。
      (七)開展園藝作物“三品”提升行動。針對園藝作物生產發展中的問題,組織開展“三品”提升行動,重點是推進品種改良、品質改進、品牌創建。組織專家對水果、茶葉等園藝作物的品種資源進行摸底調查,結合實施種子工程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改良一批老化品種,建設一批良種繁育基地。大力推廣優良品種、生態栽培和商品化處理技術,建立全程質量監管制度,建設一批特色突出、質量優良的生產基地。依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優勢產區打造一批精品果園、茶園,篩選一批規模大、效益好、競爭力強的知名品牌。充分利用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中國特色優質農產品展銷會等產銷對接會,搭建展示推介平臺,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園藝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場占有率。
      三、開展北方城市冬季設施蔬菜開發試點,統籌南北蔬菜生產發展,全力促進蔬菜穩定供給。
      (八)促進蔬菜生產穩定發展。穩定蔬菜面積在3億畝左右,重點發展南菜北運蔬菜生產和北方設施蔬菜。推動“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落實,穩定增加大中城市蔬菜種植面積,穩定提高自給能力和應急供應能力。加強六大優勢蔬菜生產基地建設,重點改善田間工程、集約化育苗、田頭預冷等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提高調出能力和均衡供應能力。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推廣生態栽培技術,建立全程質量管理制度,穩定提高質量安全水平。
      (九)加強蔬菜生產信息監測預警。在580個蔬菜產業重點縣,對20類蔬菜的播種面積、產量、上市檔期及產地批發價等生產信息進行監測,及時發布預警,指導農民合理安排生產。提高蔬菜生產信息監測水平,規范信息采集、審核、報送標準和程序,完善管理制度,確保信息的時效性、準確性和有效性。加大蔬菜生產信息發布預警力度,完善周報、旬報和月報制度,每周發布種植、銷售進度及災情、病蟲情報等實時信息,每旬發布地頭批發價信息,每月發布生產供應情況及趨勢研判。
      (十)開展北方城市冬季設施蔬菜開發試點。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重點選擇冬春蔬菜自給率低、人口較多、遠距離運輸風險較大的大中城市,率先開展北方城市冬季蔬菜開發試點,建設一批標準化日光溫室等設施蔬菜生產基地,探索建立適宜不同區域的設施結構、種植制度、栽培技術、生產經營等4種模式,提升北方大中城市冬春淡季蔬菜自給能力,確保市場均衡供應和價格穩定。
      四、扎實推進科學防災減災,全力實現抗災奪豐收
      (十一)制定完善防災減災預案。針對今年氣候趨勢特點和種植業生產實際,分季節組織制定《農業氣象災害預判及應對工作意見》,分重點區域、主要作物和關鍵環節提出防災減災措施,重點抓好北方春季干旱、夏伏旱、秋季早霜,南方春季低溫陰雨、夏季洪澇、秋季寒露風等災害的防御工作,特別是春季重點抓好冬麥區干旱和“倒春寒”,東北西部春旱和東部漬澇,南方部分地區春旱等災害防御。加強與氣象、水利等部門的溝通會商,加強災情預測預判,及早發布預警信息,切實做到防在災害前面。
      (十二)落實防災增產關鍵技術。重點落實好小麥“一噴三防”,水稻集中育秧、大棚育秧,玉米“坐水種”、地膜覆蓋等防災減災穩產增產關鍵技術補助政策,因地制宜完善操作方式方法,充分發揮專業化服務組織作用,加強技術指導服務,提高關鍵技術到位率,做到有效防災。在關鍵農時和災害多發期,組織農業部生產專家指導組、防災減災專家指導組和產業技術體系專家,深入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指導,因時、因地、因災、因苗落實防災增產技術措施,做到科學減災。
      (十三)強化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加強農情信息系統建設,繼續實施農情信息田間定點監測試點,完善土壤墑情監測體系,建立健全國家、省、縣三級土壤墑情監測網絡,組織400個國家級監測站開展墑情監測,及時發布墑情和災情監測信息,提高監測預警能力。修訂《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進一步規范應急響應標準和程序。及時下撥農業生產救災資金,加大恢復生產支持力度。
      五、加快推進現代植保建設,全力實現“蟲口奪糧”
      (十四)大力推進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繼續在糧食主產區、重大病蟲源頭區以及經濟作物優勢區組織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扶持發展規范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重點扶持100個統防統治骨干組織,開展“百強服務組織”系列宣傳活動。強化技術指導服務,舉辦統防統治管理人員培訓班,提升統防統治組織的技術指導和信息服務水平。選擇河南、湖南、黑龍江等糧食生產大省,開展統防統治農機農藝結合試點。舉辦新型植保機械展示活動,組織觀摩高效植保機械防控作業現場,促進現代植保機械推廣應用。
      (十五)大力推進病蟲害綠色防控。以蔬菜、果樹等園藝作物為重點,兼顧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和其他經濟作物,建立100個部級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技術集成示范區,培訓綠色防控高級培訓師200名,在重點區域舉辦專題技術培訓和農民田間學校,培養綠色防控技術帶頭人1000名。以生態區域為單元,以作物為主線,集成一批防治效果好、操作簡便的全程綠色防控模式,在東北水稻區和西南園藝作物區分別舉辦一次綠色防控現場觀摩活動,帶動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應用。組建全國綠色植保技術推廣協作網,探索建立技術與物資結合、市場與品牌對接、企業與基地相結合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推廣新模式。
      (十六)大力推進植保信息化建設。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區域站信息服務創新,開展100個部級標準化區域站創建活動,重點對承擔國家農作物病蟲害監測任務的區域站在監測預警、防治指導、信息服務等方面進行考核評估,推進區域站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和科學化管理。完善病蟲害監控數字化平臺建設,加強縣級病蟲監測和防控信息數據庫建設,嚴格信息填報和災情報告制度,穩步提高病蟲實時預警和防控決策指揮能力。開展病蟲鼠監測防控物聯網應用試點,做好東亞飛蝗、馬鈴薯晚疫病和鼠害的自動監測試點工作。
      (十七)強化重大植物疫情監管阻截。加大重大植物疫情監控力度,突出抓好沿邊沿海四大疫情阻截帶建設,在重大植物疫情發生傳播關鍵區域提升100個站點的監控能力,組織紅火蟻等重大疫情防控現場觀摩活動,強化疫情監測、風險分析和聯防聯控。加強產地檢疫監管,突出抓好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尤其是海南南繁基地,以及重點疫情發生區農產品調出的產地檢疫及其監督管理,加快構建植物檢疫網絡化追溯體系。針對重點區域、重大疫情、重點環節,組織跨區域、跨部門聯合執法檢查活動,查處、曝光和處罰一批檢疫違規案件。推行檢疫員統一考試制度,提高檢疫隊伍準入門檻和執法水平。6月組織開展植物檢疫宣傳周活動。
      (十八)強化防控關鍵措施落實。加強防控組織領導,繼續實行重大病蟲防控聯系督導機制。在重大病蟲防治關鍵時期,組織100名專家分區域、分作物開展指導。分作物制定重大病蟲害防控措施,強化區域間聯防聯控,重點防控小麥赤霉病、條銹病、水稻“兩遷”害蟲、稻瘟病、玉米螟、粘蟲等病蟲害,強化蝗蟲和草地螟等突發性病蟲應急防治。在關鍵時期舉辦重大病蟲防控演練和現場觀摩,促進重大病蟲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六、深入推進科學施肥,全力提高土肥水利用效率
      (十九)深化測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進。繼續組織開展“百千萬”測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進行動,在100個縣、1000個鄉鎮、10000個村整建制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實現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園藝作物標準園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全覆蓋”。組織開展高產、高效、控量施肥技術模式試驗示范,加快構建土壤養分豐缺指標體系,探索土壤養分平衡與控量施肥模式和機制,為增產模式攻關提供支撐。
      (二十)擴大配方肥推廣應用。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配方肥推廣應用的意見》,引導配方肥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肥料經銷商對接,訂單生產直供配方肥。著力構建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跟蹤系統,建立退出機制,將全國配方肥推廣試點企業增加到200家。鼓勵和引導大中型肥料企業采取農企合作方式,為整建制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的縣、鄉、村生產供應配方肥。將智能化現場混配設備納入全國農機具購置補貼目錄范圍,扶持建立一批鄉村智能化配肥供肥服務網點。推廣應用縣域測土配方施肥專家系統,以“觸摸屏”的形式組裝到鄉村配方肥經銷服務網點,方便農民按方選肥、購肥、施肥。進一步加強肥料登記管理,推動肥料立法工作。
      (二十一)大力改進施肥方式。加大宣傳、培訓和指導服務力度,引導農民樹立科學施肥觀念。示范推廣化肥深施、種肥同播、分層施肥等機械施肥技術以及滴灌施肥、噴灌施肥等水肥一體化技術,改變撒施、淺施、表施等粗放施肥方式。在東北、黃淮海地區大力推廣應用小型機械追施肥技術,解決玉米“喇叭口”期追肥難問題。創新農化服務方式,引導肥料企業、基層經銷商、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組建農化服務組織,為農民提供統測、統配、統供、統施“四統一”的專業化服務。組織實施高效緩釋肥料使用補助試點項目,在糧食生產、生態涵養重點地區示范推廣高效緩釋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
      (二十二)切實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印發《農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的意見》,指導各地開展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工作。扎實開展土壤有機質提升行動,引導農民還田秸稈,種植綠肥,應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綜合配套技術,提升耕地質量。加強耕地質量區域監測站和國家級耕地質量監測點建設,構建部、省、縣耕地質量動態監測網絡體系。全面推進補充耕地質量驗收評定工作,啟動被占耕地質量評定工作試點,開展省級耕地地力評價工作。開展耕地質量管理條例立法調研,推動各地制定出臺耕地質量管理法規,做好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和標準制定工作。
      (二十三)深入推進節水農業發展。印發《水肥一體化技術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加快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應用。深入開展節水農業技術示范活動,在23個省份各新建1個高標準節水農業示范區。針對不同地區,突出優勢作物,研發集成一批簡便適用的節水農業技術模式,大力推廣應用地膜覆蓋、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測墑灌溉、控制灌溉等主推技術。組織400個國家級監測站開展墑情監測工作,定期發布墑情信息。開展多層次節水農業技術培訓,加強節水農業成果宣傳。協同財政部、水利部繼續開展東北四省區“節水增糧”行動。
      七、加強農藥監管,全力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二十四)加強《農藥管理條例》宣傳貫徹。加大《農藥管理條例》宣傳力度,加強農藥生產者、經營者和管理者培訓。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農藥管理條例》宣傳月活動,組織開展《農藥管理條例》知識競賽,解讀農藥條例的有關規定,宣傳農藥科普知識,提高全社會對農藥管理工作的關注和參與度。5月召開全國農藥管理工作會議,對貫徹農藥管理條例、加強農藥管理工作做出部署。
      (二十五)加強農藥市場監管。繼續開展“農藥市場監管與法制建設年”活動,在農藥生產和銷售旺季,組織各地對農藥市場和生產企業進行質量抽查,發現生產經營假劣產品的,堅決依法嚴肅查處。加強農藥經營管理,核查農藥經營資質,規范農藥經營行為,積極探索高毒農藥條碼管理。7月份組織開展農藥經營專項調查,對農藥經營許可制度進行專題研究。
      (二十六)加強農藥殘留監控。進一步加強農藥殘留標準體系建設,重點審評1500多項擬轉化CAC標準草案和禁止或限制使用農藥在相關農產品中的殘留標準,制定一批農藥合理使用規程。繼續開展園藝作物標準園農藥殘留監測,推動落實低毒低殘留農藥補貼政策,在蔬菜水果生產基地開展示范推廣工作。9月份召開低毒低殘留農藥補貼座談會。
      (二十七)加強農藥登記管理。推進蔬菜、茶葉、食用菌用藥登記,確保小宗作物病蟲害防治有藥可用、科學使用。加強已登記農藥風險評價,有針對性采取防范措施,指導生產使用。落實《農藥使用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做好農藥藥害事故鑒定,維護農業生產安全和社會穩定。10月份召開農藥登記管理政策座談會。
      八、加強法規和項目建設,全力優化種植業發展環境
      (二十八)加快法規制定和規劃編制。加快《農藥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農藥登記資料規定》、《農藥登記管理辦法》等《農藥管理條例》配套規章的起草,推進出臺《農作物病蟲害測報與防治管理辦法》,推進《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和肥料立法工作。組織編制《現代植保發展規劃(2013-2020)年》,制定完善《大豆生產發展規劃》、《雜糧生產發展規劃》以及全國棉花基地建設規劃,積極爭取出臺相關扶持政策。
      (二十九)強化政策落實和項目監管。落實好農業防災減災穩產增產關鍵技術補助政策,建立“一周兩報”政策落實調度制度,加強督導檢查。加大對高產創建、標準園創建、測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機質提升、病蟲害防治和旱作節水農業等項目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完善良種補貼項目操作管理實施辦法,鼓勵和引導良種補貼與良種推廣掛鉤。扎實做好植保工程、種子工程、農業綜合開發部門項目、棉花基地等項目的落實和管理工作,積極協調配合落實“千億斤規劃”田間工程和旱作基地等基建項目,提升種植業基礎能力。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好主要品種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穩定市場價格,維護農民利益。
      (三十)強化績效管理和新聞宣傳。配合做好對省級農業部門強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延伸評估考核。做好部門預算項目績效評估,開展耕地質量保護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預算項目績效評估試點。研究建立基本建設項目后評價和財政專項項目績效考評制度,提高項目監管的規范化、科學化水平。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新聞宣傳,營造全社會關心糧食生產,支持種植業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三十一)加強發展能力建設。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扎實的作風、更加開拓的精神,切實增強“五種能力”,即加強學習,不斷增強謀大局抓大事的能力;推進創新,不斷增強破難題促發展的能力;求真務實,不斷增強辦實事出實績的能力;團結協作,不斷增強聚合力促和諧的能力;甘于奉獻,不斷增強立信于人立功于民的能力,不斷提高干部隊伍素質,推動種植業持續穩定發展。

    中國食用菌商務網公眾號

    更多資訊 ! 歡迎掃描左上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食用菌商務網微信公眾號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