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關于加快推進現代植物保護體系建設的意見
農農發[2013]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我國是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等有害生物(以下簡稱病蟲害)多發、重發、頻發國家。防控好病蟲害是植物保護工作的主要職責,植物保護是公益性、公共性、社會性防災減災事業,建設現代植保體系事關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和農民增收。為提升我國植保防災減災水平,增強重大病蟲疫情監測預警和防控處置能力,服務現代農業,現就加快推進現代植保體系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建設現代植保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建設現代植保體系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及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重大舉措。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也是植保防災減災的第一要務。隨著全球氣候變化、耕作制度變革,我國病蟲害災變規律發生新變化,一些跨國境、跨區域的遷飛性和流行性重大病蟲暴發頻率增加,一些地域性和偶發性病蟲發生范圍擴大、危害程度加重,嚴重制約我國糧食持續豐收。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需要加強現代植保體系建設,增強病蟲害防控能力,挖掘減損增收潛力。
(二)建設現代植保體系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途徑。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問題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施用農藥仍然是重要的植物保護措施。實現農藥的科學、合理和安全使用,不僅關系到農產品數量安全,也與農產品質量密切相關。建設現代植保體系,盡快改善病蟲害監測防控手段,轉變傳統的防控方式,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從生產過程控制農藥和有害生物毒素殘留,是大力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的有效途徑。
(三)建設現代植保體系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客觀要求。病蟲害防控是農業生產過程中用工最多、強度最大、技術要求最高的環節之一。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深入推進,大批農民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結構性短缺問題凸顯,“誰來防病治蟲”已成為制約農業生產穩定發展的重大難題。建設現代植保體系,有利于轉變傳統的一家一戶病蟲害分散防治方式,大力發展專業化統防統治;有利于集成應用病蟲防控技術,提高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有利于促進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轉變,提高規?;⒓s化、專業化和標準化生產水平。
(四)建設現代植保體系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長期以來,一些地方過分依賴農藥的使用,導致病蟲抗藥性上升,防治效果下降,害蟲種群猖獗發生,農業面源污染加劇,生物多樣性破壞。解決以上問題,迫切需要加快建設現代植保體系,提升現代植保的物質裝備技術水平,走科學植保、綠色植保發展道路,促進生態文明和綠色田園建設,不斷增強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指導思想和目標要求
(五)指導思想。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樹立“科學植保、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理念。整合項目資源,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資金投入,加快構建運轉高效、職責明晰、管理規范、執行有力的植保公共服務和經營性社會化服務體系,全面提升農作物病蟲疫情監測預警、防控處置和執法監管能力。轉變病蟲防控方式,發展綠色植保技術,加強農田生態環境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強力支撐。
(六)建設目標。力爭到2015年,現代植保體系框架初步形成,率先在糧食主產區建立健全植保公共服務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物質裝備得到明顯改善,科技支撐能力明顯增強,重大病蟲害防控處置能力明顯提升,水稻、小麥、玉米主產區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和蔬菜生產基地綠色防控覆蓋率均達到40%以上。到2020年,全面建成國家、省、市、縣四級植保公共服務體系,基層植保社會化服務體系基本健全,病蟲預報準確率、防控處置率、農藥有效利用率大幅提高,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在糧食作物主產區和經濟作物優勢區實現全覆蓋,重大病蟲疫情得到可持續治理。
(七)總體要求。現代植保體系是適應經濟、社會和生態總體要求,以服務現代農業為主要任務,以現代科技、現代裝備、現代人才和政策保障為支撐,實現農作物病蟲害可持續治理的新型農業防災減災體系。通過集成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與現代物質裝備,實現植保體系監測預警信息化、物質裝備現代化、應用技術集成化、防控服務社會化、人才隊伍專業化和行業管理規范化。著力促進防控策略由單一病蟲、單一作物、單一區域防治向區域協防和可持續治理轉變,著力促進防控方式由一家一戶分散防治向專業化統防統治和聯防聯控轉變,著力促進防控措施由主要依賴單一化學農藥向綠色防控和綜合防治轉變。
三、建設重點
(八)建立健全植保信息化平臺。完善國家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網絡、防控指揮調度網絡和檢疫監管網絡。國家重點加強跨國境、跨區域遷飛性、流行性和檢疫性病蟲的區域性監控站點建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因地制宜加強當地病蟲害監控網點建設,建立縣級標準觀測場和鄉鎮觀測點,重點作物、重大病蟲和重點疫區要增加監測站點的密度。充分應用物聯網、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以及雷達遙感監測等現代信息手段,加快構建國家和省級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警信息系統、病蟲診斷和防控指揮系統、檢疫審批和疫情追溯系統,全面提升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防控指揮和檢疫監管等信息化水平。
(九)強化重大病蟲害防控能力。建立健全縣級以上重大病蟲害應急防控指揮體系,加強重點區域的應急防治設施設備建設,完善重大病蟲疫情應急預案,強化分類管理。著力加強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小麥條銹病等跨區域遷飛流行性病蟲害的區域聯防聯控,推進源頭治理和統防統治;著力加強蝗蟲、草地螟、粘蟲等暴發性、突發性害蟲的應急防控,建立一批高效應急防治隊伍,做好應急防控演練,增強突發災害應對能力;著力加強小麥赤霉病、稻瘟病、小麥吸漿蟲、農區鼠害等常發性重大病蟲害防控指導,提高統防統治和群防群控能力;著力加強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帶建設和非疫區建設,完善疫情發布與撲滅補償機制,提升重大疫情阻截防控能力。
(十)加強植物保護執法監管。嚴格引進種子種苗的檢疫審批管理,建立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的追溯體系,加強重點種苗繁育基地的檢疫措施。嚴格種子繁育企業、種子批發市場、銷售大戶等關鍵環節的檢疫管理,建立有效防范植物疫情傳播的聯合執法與檢打聯動機制。加強植物檢疫員隊伍管理,嚴格考試、考核、準入和退出制度,規范植保植檢執法隊伍的持證上崗、著裝管理和執法行為。強化農藥監督管理,加強農藥質量監控、風險評估和使用指導,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農藥坑農害農等不法行為。
(十一)強化植保科技創新。加強植??萍紕撔潞蛨F隊建設,密切農科教和產學研協作,加強病蟲害發生規律、監測預警、綜合治理等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加強農作物區域性重大病蟲綜合防治試驗室和野外觀測站建設,大力研發植物疫苗、病蟲分子診斷、抗病蟲品種、航空植保、物聯網應用等高新技術,著力研究解決植?;A性、前沿性和實用性技術問題。加快植??萍汲晒霓D化應用,鼓勵科研、教學單位專家深入基層開展植保新技術示范推廣。加強病蟲害生物防治、生態控制、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等關鍵實用技術的集成應用,做好農機農藝融合和良種良法配套,強化科學用藥指導和農藥抗性監測評估,大力推廣綠色植保技術,全面提高農藥利用率和病蟲害科學防控水平。
(十二)加強植保公共服務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縣級以上植保公共服務體系,強化植保機構的公益屬性和公共服務職能,加強病蟲害監測預警、綜合防治、植物檢疫、農藥應用指導等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大力發展基層植保實用人才隊伍,縣級植保機構原則上每10萬畝作物不少于1名植保專業人員,環境復雜或病蟲害多發重發地區應適當增加植保人員;重點農業鄉鎮原則上不少于1名植保員,逐步建立村級農民植保員隊伍,并強化職業技能培訓。深化植保用人制度改革,采取公開招聘、競爭上崗、擇優聘用的方式,選拔有真才實學的專業技術人員進入植保公共服務隊伍,確??h級以上植保專業人員比例不低于80%。著力培養植??蒲腥瞬?、執法管理人才、對外交流人才和推廣應用人才,不斷提升植保隊伍的整體素質。
(十三)大力扶持發展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快培育多元化、規范化的植保專業化服務組織,鼓勵支持科研單位、教育機構、農民合作社、涉農企業和基層農技組織等開展植保社會化服務。完善病蟲害防控補貼機制,積極探索政府購買病蟲防治服務的方式,推廣技物結合、全程承包防治等服務模式,優先支持糧食主產區、經濟作物優勢區和重大病蟲源頭區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建立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的備案制度、效果評價制度和監督管理制度,推進專業化防治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和規范服務,強化病蟲害信息服務和指導,引導植保專業服務組織持續健康發展,切實提升植保社會化服務水平。
(十四)著力改善植保物質裝備條件。繼續實施植保工程項目,強化重大病蟲監測防控設施建設,完善縣級病蟲監控站點建設,在遷飛性流行性病蟲發生的關鍵通道建設一批國家級的區域應急防治中心和航化作業場站。配備病蟲調查監測、信息傳輸、檢驗檢疫、防控處置等儀器設備;大力改善重大病蟲防控作業條件,因地制宜裝備大中型高效植保機械,鼓勵有條件地區發展無人機、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防治病蟲害。加快高效環保型新藥劑、新劑型、新器械的研發。積極支持開發病蟲害監測防控專用產品,推進害蟲天敵、生物制劑和高效低毒農藥等綠色植保產品產業化發展,不斷豐富植保物質基礎,改善防災減災手段,提高現代植保物質裝備水平。
(十五)大力開展植保從業技能培訓。建立健全各級植保服務人員的分級培訓制度,縣級以上植保公共服務機構的在崗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每5年輪訓一次;鄉鎮植保員和村級農民植保員,每個聘期培訓不少于一次。省級植保機構人員和市級植保機構主要負責人的培訓由農業部統一組織實施,其他人員培訓由地方各級農業行政部門或植保機構組織實施。積極組織開展病蟲害綜合防治農民田間學校培訓活動,強化對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從業人員的培訓,切實提高植保從業人員的服務能力和新技術的應用普及率。
四、保障措施
(十六)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農業部門要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完善縣級以上重大病蟲防控指揮協調機構,密切部門間的協作與配合,切實落實重大病蟲疫情“政府主導、屬地責任、聯防聯控”的防控機制,將病蟲害監測防控、疫情處置和農藥管理等工作納入農業部門考核事項。在病蟲害防控關鍵時期,要加強工作督導檢查,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十七)強化政策扶持。多渠道增加植保防災減災資金投入,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病蟲害應急防治和統防統治的政策扶持力度,積極探索重大植物疫情鏟除、生物防治和高效低毒農藥推廣的補貼機制,加大專業化防治組織購置植保機械的補貼力度。要保障基層植保機構開展病蟲害監測預報和防控指導所需經費,加強對田間作業接觸有毒有害物品和疫情的勞動保護,落實相關福利待遇。建立工作考核激勵機制,鼓勵植??萍既藛T深入基層開展試驗示范和推廣服務。
(十八)完善規章制度。加強植保法規體系建設,盡快修訂《農藥管理條例》,制訂《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建立健全適應國際慣例、符合國內實際的檢疫審批、病蟲害監測防控、專業化統防統治、農藥安全使用、植保人員考核管理等規章制度,完善植物保護標準體系,切實提升植保工作的法制化和規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