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定價機制改革“破冰”
6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在保護農民利益前提下,推動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和農業補貼政策逐步向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轉變。從大豆和棉花入手,分品種推進補貼試點,當產品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補貼農民,保證農民基本收益。
今年,我國正式取消棉花、大豆臨時收儲政策,啟動新疆棉花、東北(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補貼試點。探索推進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目標價格改革后,農民收益有何變化?目標價格補貼試點又將對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產生哪些影響?
為何要改革?
臨時收儲政策使上下游價格關系嚴重扭曲
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先后放開了大豆、棉花市場和價格。然而,2008年以來,國際市場大豆、棉花價格相繼出現斷崖式暴跌。為保護農民利益,穩定農業生產,我國先后實施大豆、棉花的臨時收儲政策,由指定企業按國家制定的臨時收儲價格入市收購。
臨時收儲政策效果立竿見影,發揮了積極作用。不過,“計劃”干擾“市場”的負面效應也逐漸顯現。
“臨時性政策的常態化導致國內外價格嚴重倒掛,市場主體不愿意入市收購,最終國家代替商家,變成唯一買家與賣家,收儲壓力劇增,影響了產業鏈的持續健康發展。”中國棉花協會副秘書長王建紅說。
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副會長劉登高也表示,臨時收儲政策導致國家庫存積壓與進口激增。“2008年我國大豆實行臨時收儲第一年,國家托市收儲700萬噸,缺口全部由進口大豆填補,導致國內大豆無法循環。另一方面,加工企業不愿意虧本高價收購國產大豆,因此主產區80%的企業停產,50%的企業倒閉。”
中國的農產品價格無法獨立于國際市場存在。實施目標價格改革,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是大勢所趨。
中國價格協會會長王永治指出,國內農產品價格普遍高于國際市場,帶來政府儲備順價銷售難度加大、新增倉容不足、產業鏈上下游價格扭曲等一系列的矛盾。實施目標價格改革勢在必行。
改革亮點何在?
“暗補”變“明補”,讓農民真正得實惠
在產業鏈上下游的集體呼吁下,今年國家開展棉花、大豆的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探索推進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
據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工作人員介紹,本次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在全國范圍內取消棉花、大豆臨時收儲政策。政府不干預市場價格,價格由市場決定,生產者按市場價格出售棉花、大豆。二是對新疆棉花、東北和內蒙古的大豆實行目標價格補貼。當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國家根據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對試點地區生產者給予補貼;當市場價格高于目標價格時,不發放補貼。三是完善補貼方式,目標價格補貼額與種植面積、產量或銷售量掛鉤。
“簡而言之,過去棉花、大豆的售價由政府統一決定。改革后,棉價、大豆價格都由收購企業說了算。”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主任李國祥說。
據介紹,棉花、大豆目標價格改革重在“三變”。
首先,企業按市場價格收購,有利于恢復國內相關產業的市場活力,提高國內農產品的競爭力。
“價格扭曲對整個產業鏈造成的損害非常大。特別是造成了產業鏈中下游企業的全面虧損,這種價格扭曲是不可持續的。”李國祥說:“要為全產業鏈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就必須扭轉市場價格扭曲的情況,理順和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