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黑木耳的品種有黑木耳916、黑山、早優-1、黑木耳新科;黑木耳菌絲生長溫度6~36℃,適宜溫度24~29℃;出耳溫度15~27℃,適宜溫度20~23℃。”4月24日上午,在安徽合肥召開的黑木耳產業暨食用菌生產加工研討會上,浙江龍泉富菌物產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謝富忠以“南方黑木耳栽培方興未艾仿生態技術層次不斷升級”為題,為參會代表們詳細講解了南方黑木耳栽培相關知識。
會上,謝富忠介紹說,南方仿生態黑木耳栽培技術源于浙江省龍泉市安仁鎮。近年來,仿生態黑木耳栽培在安徽池州、湖南懷化、廣西賀州、云南德宏等地迅速崛起,已成為中西部地區農民脫貧致富好項目。在栽培模式上,稻耳輪作即一季水稻一季黑木耳效益顯著,有效拓寬了農民的增收途徑。在設備方面,浙江龍泉安仁鎮農民通過不斷摸索,研發出的木耳菌包扎孔機為木耳生產提供了便利。
謝富忠表示,南方袋栽黑木耳之所以稱之為仿生態黑木耳,是由于南方袋栽黑木耳以往栽培方法幾十年一直停滯不前,現實證明只有利用生態型自然界的良好條件,在耳棒上靈活運用,才能克服南方高溫、高濕、陰雨天多的氣候條件,再就是以減少養分,減少水分為基本條件,較香菇菌棒所用麥麩減半,水分控制在48%以下,發菌后以0.5毫米釘頭(滾孔機)刺200多個小孔,耳棒排氣、排場后盡可能不噴水或少噴水,目的是讓其“瘦身減肥”,才能“養精蓄銳”。半個月后視天氣變化噴細水調節耳場濕度,這樣既可生成具有生態型特色的“天然黑木耳”。
謝富忠的演講贏得了參會代表們的陣陣掌聲。大家紛紛表示,對仿生態黑木耳栽培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