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頻發,農藥作為重要農資產品所肩負的壓力和責任越來越大。對于農藥企業來說,如何趨利避害,發揮好農藥的有益作用,管控好農藥的潛在風險,就必須要加快轉變農藥管理發展方式,促進農藥加盟商優化產品結構,提高農藥產品的科技含量。
現狀:產能過剩科技含量低
縱觀中國農藥行業現狀,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科技創新能力弱,技術裝備水平低。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秘書長李鐘華指出,簡單仿制以單一盈利為導向,造成產品同質化競爭日益白熱化,加劇了行業產能過剩,惡性競爭下不少品種已經無利可圖。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常軼智表示,嚴重的產能過剩、產品結構不合理和經營管理混亂等問題,對我國農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十分不利。
破解:技術創新須加大投入
從農藥行業來說,制劑研發和創新更加關乎到我國農藥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與原藥相比,農藥制劑生產對環境影響較小。
中國農業大學理學院應用化學系教授吳學民說,農藥研發思路要從粗糙向精準、從注重理化性質向注重生物活性轉變,省力化精準化制劑類型、種衣劑、控釋技術、納米技術等是新劑型研發熱點。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質量審評處處長張宏軍提出,如何避免除草劑藥害、后高毒農藥時代的替代技術及制劑、與農藥飛防技術相匹配的農藥專用制劑和助劑的研發、登記管理的政策法規、產品質量標準及相關試驗準則,這些都是制劑行業升級換代面臨的新機遇和挑戰。
方向:肩負社會責任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會長孫叔寶呼吁,更多更大的企業在產業轉型、產品重組、加強企業集中度方面有所作為,同時希望企業能夠肩負起社會責任,推動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信息部主任段又生指出,目前,國內植保行業仍面臨著原藥“強”、制劑“弱”、內外失衡、上下不通、有銷售無服務的現狀,在當前轉型升級的緊迫時期,政策、市場、科技三個方面都給行業提供了轉型升級的條件,未來農藥行業發展的過程中,企業自身定位要更加細分,在商業模式上,以服務引領中國農化行業的發展是主流趨勢,基于物聯網、大數據的精準農業、電商、飛防、生物技術都是行業未來轉型升級的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