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依蘭縣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做大、做強黑木耳特色產業,積極探索新的扶貧模式,加快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良好基礎。依蘭縣采取“政府推動、龍頭拉動、示范帶動、技術牽動、政策撬動”的措施,食用菌產業呈現出勁頭足、勢頭旺的良好態勢。
政府推動,健全機制。成立了食用菌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和水稻大棚二次利用工作組,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積極開展科技信息推廣、生產經營和市場營銷。
龍頭拉動,規模發展。借助北味集團及國家黑木耳產業戰略聯盟的資源優勢和廣闊平臺,以“滿天星”、“鑫旺”兩大食用菌生產基地為依托,強化新型主體培植,推行“企業+合作社+種植戶”模式,引導廣大農戶以土地流轉、資金入股等方式發展黑木耳產業,有效促進了黑木耳產業向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示范帶動,創新模式。建成中原村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生產示范區,創新黑木耳菌袋掛袋方法,實現了“腳手架、托盤掛件、鍍鋅支架”三種掛袋模式。
技術牽動,夯實基礎。開展了“科技興菌”培訓,邀請專家講學,強化技術指導。組織干部群眾和能人大戶外出參觀學習,確保每個產區都有懂技術的明白人和行家里手。
政策撬動,強化扶持。投資5500萬元建設了日產14萬袋黑木耳菌種研發中心,配套建設了500棟標準化種植大棚。整合財政支農資金和扶貧資金,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持,激發出食用菌產業最大扶貧效應,提升了貧困戶“造血”功能,黑木耳產業已帶動貧困戶754戶,實現新增就業崗位1000多個。
目前,全縣有食用菌種植大棚1076棟,其中標準生產大棚536棟,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540棟;總規模1800萬袋,年可實現產值7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