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印江自治縣著力在產業規模、利益聯結、品牌打造、科技創新上做文章,積極打造“國家食用菌栽培標準化示范區”,走出了一條山區特色產業脫貧致富的新路子,讓小小蘑菇成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其中,香菇、黑木耳、茶樹菇、羊肚菌、雞樅菌等產品種植已初具規模,實現年產量8.18萬噸,產值6.77億元。
1.優勢集聚、不斷壯大經營規模。生長在梵凈山下的食用菌,因無污染,純天然,先后獲得無公害,綠色有機等產業標識認證。經該縣縣委書記田艷在央視推介,讓印江的“梵凈蘑菇”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截至今年9月,該縣共引進6家食用菌生產企業,培育食用菌專業合作社28家,經營規模不斷壯大。
2.村企合作、不斷優化互利共贏。推行“公司+村集體經濟組織”模式,由公司提供生產菌棒、技術服務和產品回收,村集體經濟組織購買菌棒、組織生產,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018年,新發展食用菌專業村34個,發展食用菌2000萬棒,預計實現產值11000萬元。
3.利益分享、不斷實現脫貧目標。推行“1126”集體經濟分紅模式,將集體經濟利潤的10%作為滾動發展資金,10%作為全體村民分紅,20%作為合作社入股分紅,60%作為貧困戶分紅。截至9月,通過多形式利益聯結,該縣今年食用菌產業共帶動貧困戶2764戶10249人參與種植,穩定增收。
4.強建品牌、不斷拓展流通渠道。位于木黃鎮高新農業示范區的深圳勁嘉和梵天菌業有限公司占地1200畝,106個智能化大棚集現代化食用菌生產車間、深加工研發中心、物聯網智能生產大棚、菌農培訓中心、農旅娛生態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園區獨具特色;與此同時,新建成集企業孵化、電商培訓、農特產品展示、冷鏈物流等功能于一體的電子商務基地,培育網店76家、農產品電商企業18家,實現年線上銷售收入1200余萬元。
5.科技支撐、不斷增強創新動力。近年來,印江在加大科技研發,成功試種猴頭菇、蟹味菇、雞樅菌等特色品種,示范推廣香菇、黑木耳袋料栽培、香菇膠囊菌種繁育等先進技術,食用菌菌棒成活率達98%以上。在培育技術上,創新“校地合作”方式,聘請李玉院士團隊、全國科研院所專家教授15人開展技術指導;強化基地崗位培訓,截至目前,共培育食用菌專業技術人才64名,培養職業型、產業型農民1000余人。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