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9日,在福州舉辦的全國老字號與工匠技藝精品博覽會,授予古田銀耳老字號與工匠技藝傳承人古田榮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戴志祥譽匾。提起老字號古田銀耳與工匠技藝傳承,這其間有過許多感人的故事。
老字桂冠 史詩壯麗
古田銀耳起源,據《古田縣志》(清·乾隆十六年版)記載,推算約400年前先祖就認識它。長期以來天然野生,后采取段木打穴接種仿生栽培,繼之研發木屑瓶栽銀耳。 1979年秋,吉巷鄉青年農民戴維浩首創室內架層袋栽銀耳,這是我國銀耳生產技術一次重大創新突破,給古田人民帶來“千家萬戶銀花開,不盡財源滾滾來”。從此,古田銀耳名揚海內外。這位功勛人物戴維浩,2005年獲“全國勞動模范”等諸多榮譽。“銀耳袋栽工藝”2010年被寧德市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
點燃火種 傳承發展
銀耳袋栽工藝傳承人戴志祥,與發明人戴維浩同一吉巷鄉前垅村,兩人系同宗的叔侄輩關系。1979年戴志祥還在小學讀書,每當星期日就幫助父親戴焱燦拉薄膜,讓慰斗順勢焊粘成銀耳栽培袋,自幼受銀耳生產的陶熏,對銀耳情有獨鐘。
1987年6月戴志祥初中畢業后,回鄉傳承戴維浩發明的袋栽銀耳技藝。第二年栽培一批3000袋,接種后發現出耳口吐出醬油色粘液,久久不出耳,心里十分焦急。小戴的父親戴焱燦也是村里銀耳生產一手把,聞名縣內外的萬元戶。但小戴總感父親嚴肅性難以溝通,還是請求戴維浩指點,及時排解了技術難題,但仍然還有20%菌袋長耳欠佳。“銀耳技術難”給他留下的難忘的烙印!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致力于銀耳技術研發。
銀耳自然氣候栽培限于春秋兩季,夏季氣溫高不能生產,而市場則是消費量大,形成供求反差。戴志祥認真分析銀耳生物學特性和生態條件的要求,選擇毗憐的屏南縣甘堂鄉海拔800米的場地搭建耳房,夏栽銀耳3批15萬袋,收入突破15萬元。由此帶動了鄉村菇農,每年夏季勞力轉移到高山反季節栽培銀耳,此項創新使銀耳生產躍上新的臺階。
他在甘堂反季節栽培銀耳時,利用一家下馬廠的廠房,安裝機械設施,調控適合銀耳生長的溫、濕、氧、光四個生態環境,首創了銀耳工廠化周年制生產技藝。央視七套欄目組專程來到產地拍攝,向全國發播此項科技創新。
聚焦難點 再創新高
古田銀耳產業發展,產量大幅射上升,但產品價位難以提升。歷史上列為“宮庭貢品”的銀耳,逐漸降到“奴婢”身份,價賤傷農。
銀耳產業如何優化提升,這已成為焦點難題。2015年傳承人戴志祥帶領弟弟戴慶榮、戴敏鋒共同集資300萬元,創辦“福建古田榮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注銀耳產業優化升級。兄弟三深入研發新技術,又取得兩項創新突破。一是袖珍型仿野生銀耳。把原有一袋打4個穴生產方式,改為一袋3向各打5個接種穴,實行綠色生產管理技術,48天實現一袋長出銀耳15朵。這一袖珍型產品很受市場歡迎,其價格比原有提高10倍以上。二是單朵型草本銀耳。采用水生植物蓮籽殼和樹木錐粟殼及中藥材芡實殼為原料,并輔以紅豆杉葉等有機物料。采用特制專用培養罐,下半部填裝培養料,上半部設透明微孔過濾的保護罩。銀耳在罩內空間生長,無需打水,杜絕空氣中有害物;營養成分高出普通銀耳數倍,讓消費者吃出健康,吃出美麗,構成觀賞與食用結合,這一時尚產品面世,受到消費者青睞,被福建省農科院定名“菌物燕窩”,網購十分活躍。
銀耳世家 守望銀花
戴志祥的兩個弟弟,看到大哥近年來成就,深感羨慕。于是就在產業鏈中尋找關鍵點,各自進行創新突破。二弟戴慶榮2011中專畢業后返鄉,創辦銀耳料袋蒸汽滅菌廠,每年為菇農提供高質量料袋2000萬個。三弟戴敏鋒研發銀耳培養料自動化裝袋機,獲國家專利;近年又研發一種銀耳鮮品汽泡沖洗生產線和節能環保烘干機,促使銀耳產品由粗放型加工,走上高品位綠色加工新層次。傳承人戴志祥的兒子戴凌亮留學澳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2017年返鄉創業開發銀耳產品電子商務網絡。他們一家三代人,在傳承銀耳生產技藝不同環節中,各顯身手創新突破,作出一個又一個的新奉獻,無愧為“銀耳世家”之稱。
“古田銀耳”演變過程故事之多,生產潛能極大,傳承人戴志祥不忘初心,繼續深入研發,開拓創新,把老字號“古田銀耳”進一步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