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逐漸回升,眼下已進入春季黑木耳生產關鍵階段。為搶抓最佳時間,陜西省西鄉縣堅持疫情防控、春季生產齊頭并進,提前謀劃,科學安排,有序推進春季黑木耳復工生產。
在該縣峽口鎮文溪村黑木耳生產基地里,參與復工生產的工人們戴著口罩排隊測量體溫,“在復工前,我們提前制定了防疫預案,建立復工點臺賬。復工生產人員上崗前必須經過防疫責任人的健康排查,并在上崗前接受防疫培訓。”該村支部書記鄧武說,“工人上崗時,必須嚴格按要求佩戴口罩,確保在勞作的同時能有效保障身體健康。”
與此同時,該縣桑園鎮勝利村黑木耳生產基地復工現場也是熱火朝天。防疫責任人周華秀正在園區門口為前來務工的人員檢測體溫、登記臺賬;貧困戶華榮、石向林背著噴霧器正在基地內外進行消殺;大汗淋漓的支部書記張禮兵一路小跑,來來回回忙著查看準備情況和工作進展……一切就位后,工人們將早已碼放好的菌包有序運轉下地,現場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春季黑木耳發展,8戶貧困戶在開園之初就早早地加入到務工隊伍中來,成為隊伍的主力軍。每天70至80元的務工費也吸引了那些無法外出打工人員前來務工。”張禮兵說道,“今年春季我們計劃發展袋料木耳5萬袋,在鞏固去年增收增產的基礎上,力爭實現產量、質量再突破。現在我們的菌包已全部運轉到位,預計全面恢復生產后可帶動人均增收500元。”
黑木耳產業作為西鄉縣脫貧攻堅中的短期產業,因發展周期短、見效快,帶動了一批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現已成為該縣助農興農的主導產業。
“根據今年氣溫變化情況,我們將繼續加大黑木耳生產技術指導力度,對去年秋季越冬菌包、今春菌包進棚掛袋分類開展技術指導,讓各點都能按照技術要領科學規范種植,確保黑木耳生產技術水平穩步提高。”該縣黑木耳產業發展辦負責人介紹道,“我們還將包抓領導、分管負責人、駐點干部、防疫責任人、管護責任人及技術包抓責任人和聯系人的信息制成了公示牌掛在每個大棚外,農戶有任何需求和問題可及時與相關人員取得聯系,確保生產環節有序推進。”
據悉,該縣今年春季共計規劃發展黑木耳1200萬袋,目前99個村已陸續復工生產,多個生產基地復工生產籌備工作基本到位,并已開展菌包調運下地工作。(漢中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