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克甸是高級農藝師,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集各種榮譽于一身。但他常說,自己是農民子弟,把“中共黨員”的身份看得最重。
挺身而出的“大隊長”
浙江慶元縣城學后路的一處普通小庭院,就是吳克甸的家。大多數時間里,他伏在案頭,時而記下筆記,時而抬頭思索。1958年時,吳克甸被分配到慶元北門大隊擔任農忙食堂會計。4年后,吳克甸擔任北門村大隊長,帶領群眾實現了“從吃不飽飯到有飯吃”的跨越。“然而這還遠遠不夠。”他心想,自己有責任帶著農民致富,讓他們實現從有飯吃到有錢花。
他時常到新華書店看書學習,一天,書店角落里一本名為《草菇栽培技術》的書讓他心情為之一振,書中對草菇制作方法描述得非常詳細,可操作性很強,他一口氣將那本書讀完,并買回了家。
秋收過后,慶元田間地頭堆滿了無人問津的稻草。吳克甸帶著這本書,找到了大隊的支部書記。很快,北門大隊草菇試驗場成立了。吳克甸擔任試驗場的負責人,全身心投入到草菇培植事業當中。他和6名團隊成員順利栽培出了草菇。可草菇的產量并不高,加之價格比較便宜,核算下來,為集體增收甚微。
試驗卻引起了縣城周邊農民的巨大反響,多家供銷社邀請他們傳授經驗。時至今日,淤上鄉石壩村仍然有農民沿用吳克甸當年傳授的方法種植草菇。
1966年春天,吳克甸先后前往外地學習菌種段木銀耳技術。他了解到段木銀耳的栽培,不僅對濕度和溫度都有要求,對于木頭的選擇更有講究。半個月的學習,讓他收獲頗豐。他從臨安帶回了段木銀耳菌種,也帶回了所見所學所想。緊接著,便與原先種植草菇的同事,準備了500公斤木頭開始培植菌種段木銀耳,當年4月份投入生產。3個多月后,鮮嫩的銀耳相繼從木頭上探出頭來,收獲的銀耳干足有2.5公斤之重。當時干銀耳的市價高達256元一公斤,是草菇市價的10倍多,抵得上5個正勞力一年的工分。這一消息在慶元不脛而走,吳克甸和團隊也準備來年擴大規模生產。
吳克甸幾經輾轉打聽到上海食用菌研究所有菌種銷售,他馬不停蹄趕往上海。雖然這一次菌種順利買了回來,但他意識到,依靠別人的技術總是受限的。他開始埋頭翻閱資料、向有經驗的菇農討教經驗,并嘗試自主培育段木銀耳菌種。經歷了夜以繼日的研究和試驗,吳克甸終于自主培育出了段木銀耳菌種。
吳克甸如獲至寶地將培育出的段木銀耳菌種培養瓶捧在手心,目光不自覺地轉向角落里那幾個富余出來的菌種培養瓶。他想,何不嘗試培育香菇菌種?經過反復試驗,吳克甸成功培育出了香菇菌種。
敢想敢干的“探路人”
1979年4月,慶元縣科委召開了全縣科技大會,其中介紹了“提高木材利用率”的方法,受邀參會的吳克甸,第一次得知國內木頭的利用率僅為國外的一半。座談會上,他提出利用木材廠邊角料、木糠等種植香菇,以提高木材利用率的方法。
座談會后沒過幾天,吳克甸授命來到縣科委報到,并被任命為科委資源利用廠的副廠長。
吳克甸很喜歡慶元一句俗語“天不欺善人”。一到科委,他便看到一本《科學種田》的刊物,里邊用兩個手指節大小的版面,刊登了上海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在嘉定縣馬陸公社用木屑種香菇試驗成功的消息。吳克甸前往嘉定學習歸來后,著手木屑壓塊香菇試驗。那年5月底開始,他把自己“泡”在了資源利用廠里。從原材料的準備,到裝袋、滅菌、接種,每一個環節,他都親力親為。當10月的陽光開始漸漸變得稀薄,氣溫慢慢變適宜時,吳克甸小心翼翼地將壓塊木屑上面的薄膜掀開,一只只小小的香菇丁就冒了出來。試驗是成功的,壓塊袋料香菇的產量不俗,50公斤木屑栽培出了50公斤鮮菇。
科研攻關期間,吳克甸偶爾也會躊躇和迷茫。就在那個時候,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精神上有了更堅定的方向。
永不滿足的“老師傅”
多年摸爬滾打,吳克甸在食用菌業界小有名氣,但他依舊務實地摸索前進。1985年大年夜,難得陪家人看電視的吳克甸,突然被一條新聞吸引:臨近的福建古田縣大甲鄉大面積推廣袋料香菇,種植規模高達100萬段,同期,慶元的種植規模還不到大甲鄉的三分之一。
第二天一早,吳克甸和同行的另外3人就開著即將報廢的二手吉普車前往福建。到了午飯飯點,才有人想起當天是正月初一。大家餓著肚子終于在天黑時抵達大甲鄉,有感于他們的執著,當地菇農熱情地招待了他們,還詳細介紹了香菇種植的“古田經驗”。
參觀回來之后,吳克甸更加努力地投入到食用菌的科研工作,他牽頭的“人造菇木露地栽培”項目被列入1986年的國家“星火計劃”,吳克甸夜以繼日,終于從自己培養的10多個菌種中選出了一個叫做82-2的最優菌種,并將該菌種推廣給全縣菇農。
那段時間,吳克甸走過一個又一個村莊,給農戶們做技術普及和推廣工作,他立志用菌種栽培的方式迭代傳統方法,帶領菇農走上節資增收、安全生產的道路。1986年,慶元香菇大豐收,卻面臨滯銷問題。就在吳克甸為來年全縣香菇的銷路發愁時,機緣巧合的他得以前去杭州向著名蕈菌專家、時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張樹庭當面討教種植技術。
那一次交流令吳克甸印象最深的,是日本香菇和大陸香菇在香港的巨大差別:日本香菇在港售價高達100元港幣一公斤,而大陸香菇在香港的地攤上幾乎無人問津。吳克甸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有天晚上,他從慶元東西部鄉鎮種植水稻的差異聯想到,香菇口感的差異也有生長周期不同的因素。興奮的他當即從被窩里爬出來,趕去實驗室。在之后不斷嘗試的實驗中,他又先后培育出數十個菌種。進行反復對比,最終選取了品種最優良的“241-4”,朵形圓整、肉厚,不僅解決了賣相難問題,口感還十分接近段木菇。
“241-4”實驗成功的消息傳到了嶺頭鄉山翠灣村,18戶菇農一共種了3萬袋,10月份喜獲豐收,市價達每公斤40多元。爾后,“241-4”在全縣推廣,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出口日本,并因口感比日本當地的仿生菇更醇厚美味而大受歡迎。1996年,慶元一個縣種菇高達1.7億袋,干菇產量上萬噸,相當于當時整個日本的香菇產量。
與“241-4”品種香菇有著幾乎同樣命運的,還有灰樹花。如今,慶元是我國最大的人工灰樹花基地,市售的灰樹花有80%產自慶元。1990年,吳克甸團隊還跟浙江醫科大學合作,組建了慶元食用菌研究所微生物廠,專門從事研究灰樹花的多糖開發。當地企業用灰樹花多糖生產的“保力生”“麥特消”等抗癌藥物,效果顯著。2004年,保力生PEE獲批成為食用菌領域首個藥字號品牌。
退休不褪色的“老菇農”
1998年,吳克甸退休。但他說,“雖然退休了,但我的食用菌研究之路遠遠沒有結束。”為了讓“慶元香菇”品牌持續享譽全國,他繼續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食用菌研究上,一有時間就往實驗室鉆,一待就是五六個小時。
退休至今,他主持研究了3個省級科研課題、1個縣級科研課題,其中“食用菌膠囊菌種”課題研究成果的運用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實現了食用菌產業規模化、產業化種植。
面對袋栽花菇人工成本高的難題,他曾先后花了12年時間研究推廣“袋栽花菇免割保水膜袋技術”,使菇農管理效率提升10倍,這項技術讓慶元縣食用菌栽培領域國家發明專利實現零的突破,如今我國每年約15億袋菌棒使用該技術。同時,他還不遺余力地做好食用菌科研技術的“傳幫帶”工作。已有超過3000余名“菇鄉師傅”在外創業或從事技術顧問工作,近萬人走向各地從事食用菌行業,有力推動了食用菌產業成為中西部20多個省400多個貧困縣(市)脫貧攻堅的致富產業。
2010年,吳克甸被授予慶元縣最高人才獎——特殊貢獻人才獎,并獲得了10萬元的獎金,他毅然將全部獎金捐獻出去,用于貧困學生愛心助學和食用菌科研中心科研經費,并以此撬動了李玉院士等社會各界人士將歷年科研獎勵資金480萬元捐贈組建了食用菌產業基金。
吳克甸常說,“科研工作面對的是無聲的語言,每一點細微的變化也許都是一個重大突破的開始,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貧。相信只要朝著一個既定的方向努力,不忘初心,堅持不懈,終究會有結果。”這句話他踐行了60年,也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