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寬敞平坦的水泥路進組連戶,一棟棟嶄新的小洋樓紅瓦白墻,綠樹紅花環繞著村莊,一個個花菇大棚鼓起了百姓的腰包,走進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洋港鎮下磨村,但見百姓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據了解,這里是“中鋁集團下磨花菇幫扶基地”,一幅紅色的標語十分醒目: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
花菇,又稱“山珍”,烹調食用、口感優佳、味道鮮美,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可降血壓、減少膽固醇等功效。花菇基地負責人柯大發介紹,種植花菇要環環緊扣:硬朽雜木-粉碎-發酵-制菌棒-滅菌-植孔接菌種-育菌-上架-長菇-采摘-分類-烘干-包裝等十幾道關。
近兩年來,為實現效益最大化,下磨村在中鋁集團派陽新縣委掛職副書記郭康安的指導、支持、協調和幫助下,成立“同旺花菇合作社”,推行“村兩委+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投入1000多萬元,創建食用菌花菇基地70畝,注冊“下磨花菇”,種植食用菌100萬棒,打造中國綠色健康食品“金品牌”,實施種植、生產、加工、包裝、銷售“一條龍”產業鏈條,提升附加值,帶動56戶脫貧戶家門口就業,人均月薪3000多元,村集體經濟增收10萬元。
65歲的脫貧戶柯昌元在花菇基地打工,年薪32000元,入股分紅2000元,加上老伴種養業收入,去年,收入5萬多元。他滿面笑容地說:“扶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我家變化太大啦!過去靠低保金過日子,缺這缺那。現在,家里要什么有什么呀。用‘村莊美、產業旺、家小康’來描繪如今的下磨村,再也合適不過了。”
產業興,百事旺。郭康安多次深入下磨村田間、地頭、企業、農家調研,聯合洋港鎮黨委研究分析,結合村情,經村黨員、群眾代表同意,有效推進多產融合、資金整合、力量聚合,引導村民“抱團”發展,創建油茶600畝、香蓮500畝、菜牛120頭等現代高效產業,帶動113名“5060”勞力就業,讓村民加速駛入小康“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