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科技周活動期間,北京市食用菌創新團隊積極組織崗站專家深入生產一線、社區開展技術咨詢服務和科普宣傳,將科學技術送到農民田間地頭,助力農民增收致富;同時將科普知識送到百姓手中,提高公眾科學素養。
5月21日,北京市食用菌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劉宇研究員與北京農學會專家、科技特派員王云老師合作,以一場“鄉村味道助力康養發展——‘吃的科普’撬動城鄉一體新消費”和以“品菇為媒、科普推廣、膳食平衡助力康養”為主題的科普大講堂活動在北京市海淀區聶各莊敬老院廣場舉辦。劉宇研究員指出,通過科普講座,以達到擴大珍稀優質食用菌的種植面積和品種宣傳目的,并將綠色、健康、營養、優質、新鮮的食用菌食材送到廣大消費者的餐桌,特別是惠及老年朋友,再帶動更多農民“以菇增收致富”,使大家走上共同富裕路,同時讓科技成果惠及廣大老年人,讓蘑菇成為康養的有力支撐。王云老師用現場烹飪的方式展示了中西融合的食用菌盛宴,以此展示食用菌創新團隊的最新科研成果。
5月24日,北京市食用菌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劉宇研究員帶領栽培崗位專家陳青君教授、魏金康正高級推廣研究員和田間學校工作站康勇農藝師等專家深入北京市昌平區北京谷氏農業專業合作社開展食用菌技術咨詢服務。食用菌創新團隊圍繞昌平區生態涵養區的功能定位和農業產業發展現狀,以創新團隊田間學校工作站依托基地北京谷氏農業專業合作社為重點,助力合作社成功實現農業產業結構轉型。利用養殖業退出后的閑置廠房開展榆黃菇、黃傘、靈芝、玉木耳、雙孢蘑菇、小白平菇等食用菌周年化試驗示范;以生態環保和綠色發展為宗旨,利用農作物秸稈、修剪后的果林枝叉等農林廢棄物開展林下大球蓋菇、黑皮雞樅、靈芝等食用菌的試驗示范。
食用菌創新團隊初步整合集成了大球蓋菇“優良品種+高產配方+適時栽培季節+最佳栽培模式+采收保鮮”高產栽培技術,在谷氏農業閑置廠房試驗示范,經實地測產,大球蓋菇每平方米產量高達28斤,創造北京地區最高產量,并在合作社基地召開了現場觀摩會。食用菌創新團隊初步集成的大球蓋菇高產技術還在北京市順義區、平谷區、延慶區、通州區、大興區、房山區等地試驗示范,同樣取得較好效果,畝均產量超6000斤,畝均收入達萬元以上;同時消納了北京郊區農作物秸稈和果林修剪枝杈,解決了農林廢棄物堆積造成的防火隱患和病蟲害滋生,生產了高蛋白微生物類產品,變廢為寶,實現了食用菌產業可持續發展和資源高效循環利用,而且還帶動農民就業,促進農民增收。
5月26日,北京市食用菌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劉宇研究員深入北京市通州區漷縣鎮軍屯村科技小院林下食用菌基地,向通州區委孟景偉書記和陳江華副書記等有關領導介紹了團隊試驗示范的黃傘、玉木耳新品種及有知識產權的林地食用菌高棚和帶動軍屯村基地增收致富情況。
5月27日,北京市食用菌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劉宇研究員應河北綠健食用菌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邀請,赴河北省張北縣參加壩上口蘑一體化高效生產線啟動儀式,該條生產線建成投產,將引領京津冀草腐菌產業持續發展。近年來,創新團隊對接河北綠健食用菌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重點在公司基地推廣反季節香菇(T2、0912)和平菇優良品種(4195、969、灰美2號)及配套高效栽培技術,由于工作成效顯著,劉宇研究員牽頭的河北張北食用菌創新驛站于2022年分別獲得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和張北縣農業農村局優秀創新驛站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