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甘肅漳縣立足有利的地理地質和氣候資源等條件,搶抓國家產業園支持政策、響應國家大健康戰略,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依托龍頭企業帶動,聚集現代生產要素,先后在全縣建立9個食用菌產業園,在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面臨一些困難問題,亟待在發展中予以解決。
一、存在問題
(一)用地成本持續提高
近年來,隨著農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增多,農村土地流轉面積也不斷增加。據調查,目前園區內流轉土地價格在900元/畝左右。但農戶流轉的積極性不高。一方面,農戶將土地流轉給園區的效益遠遠比不上當地種植中藥材等農作物的效益,雖然參與流轉的農戶被吸納到園區務工,但食用菌生產加工具有季節性,一年之中只有幾個月份用工量較大,其余時間為零星務工,對流轉戶來說無法長期務工,務工收入不穩定,影響了流轉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園區一般建立在鄉鎮平原地帶,本身耕地面積較少,流轉起來存在困難。用地保障對園區的進一步發展至關重要,土地流轉費用直接影響到龍頭企業的投資預期。
(二)農戶參與程度偏低
從目前園區參與主體來看,本應為主要收益主體的農戶參與的深度和廣度都不夠。大部分農戶參與產業園的方式主要是將土地流轉出去獲得租金,并參與季節性務工獲得工資報酬。雖然產業園和政府部門也在想辦法依托園區聯農帶農、帶動農戶多渠道增收,但效果不夠理想。僅有少數農戶在園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購買園區預制菌棒,嘗試在自家房前屋后、耕地上以地擺的形式生產經營一些菌棒,收獲后自行出售或由園區回購,從而獲得經營性收入。而能夠自主承包食用菌棚、大量生產食用菌自主形成一定生產規模的農戶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是前期投入成本較大,據測算承包和經營一個食用菌棚為5000元左右,菌棚的投入分為兩部分,建設成本和日常維護成本。單純的勞動力等要素的買賣關系很難形成密切的聯農帶農發展機制。
(三)園區盈利受市場影響較大
以黑木耳為例,據測算,當市場價格為30元/公斤以上時,盈利較好。從市場行情來看,市場價格跌落至30元/公斤以下的情況時有發生,影響了園區自身的盈利及年底的分紅。漳縣多數食用菌產業園的產品為菌棒和以黑木耳為代表的常見、大宗食用菌品種為主,其他品種極少,珍稀類菌種更是缺乏。當市場價格行情走俏時,產品銷售和盈利不存在問題。但在國內市場上,大宗食用菌產品工廠化生產較多,盡管本地產業園所產產品普遍品質較高,也有一定知名度,但當產品集中上市時,大宗產品很容易出現階段性過剩,造成供過于求、價格下跌。因此,食用菌品種種類較少、珍稀類食用菌開發不足,以及對單一產品依賴性過度,直接影響到園區企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四)園區配套設施不夠完善
近年來,雖然產業園在不斷地發展壯大,但基礎設施無法與產業園快速發展相匹配。一方面園區本身的基礎配套設施還不夠完善,突出地表現為水、電、路和排污設備還在進一步完善之中,園區內各功能板塊僅為簡單分區,沒有完成內部綠化。漳縣食用菌產業園在全市、全省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每年前來參觀、考察、學習的人較多。部分園區周邊部分路段路況不盡如人意,影響了通行的便捷度和外部形象。另一方面,園區周邊配套設施也跟不上,雖然漳縣農村總體建設水平在提升,但還遠遠不能支撐起現代農業的發展。園區周邊的電子商務、快遞、餐飲、批發市場都較為落后,無法助力園區發展。
二、對策建議
(一)健全土地流轉體系
要提高農戶土地流轉的積極性,主要是要保障農戶的切身利益。在土地流轉費用的基礎上,鼓勵農民以土地入股,按股分紅,變土地收益為“租金+分紅”,使土地的直接收益提高。同時采取多種形式的社會保障增加隱形收益,如對土地流轉戶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農村合作醫療個人繳費給予優惠。對“五保”和特困供養等沒有種地能力的人員,在土地流轉后按照自愿原則安置到當地敬老院。對于想遷入城鎮居住的,可按規定辦理戶籍登記和申請保障性住房,其子女入園、上學費用按政策予以適當減免。為減輕企業負擔,金融機構可在符合信貸政策的前提下,為參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產業園區提供積極的信貸支持,政府可設立提供土地流轉補貼,共同降低流轉成本。
(二)提高農戶參與度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園區來說應盡量開發和挖掘一些便于農戶參與的環節或崗位,甚至積極引導和吸納農戶主導參與到企業的決策、生產管理和銷售環節,讓農戶學到經驗、提高技能、增強信心,成為食用菌產業發展的主要參與者。加大食用菌庭院經濟發展支持力度,在食用菌產業園所在村集中打造全縣食用菌庭院經濟種植示范點。通過典型示范效應和從眾心理,使農戶克服自身局限性,引發其他農戶的效仿,帶動周邊農戶,進一步增強食用菌產業發展內生動力。對于想包棚經營的農戶,考慮到大多數人無啟動資金的實際情況,可降低農戶包棚門檻,每個菌棚收取部分種植保證金后先行賒包給農戶,待產品收獲后將部分產品用以抵扣包棚費用,降低種植門檻和風險水平,提高農戶的參與水平,使農戶與企業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
(三)優化產業園食用菌品種結構
根據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加強食用菌自主品種選育,加快選育一批突破性品種。在發展本地大宗類特色食用菌產業的基 礎之上,積極拓展開發和生產其他菌種,嘗試開發珍稀食用菌品種,培育野生菌品種、藥用食用菌等,以適應市場多元需求。為應對市場價格波動,在價格低谷期,產業園還可以反向主動利用凍儲及鮮品加工能力進行收儲調配,靈活提高利潤收益,提高抗風險能力。
(四)完善園區及周邊配套設施
漳縣正處于縣域經濟發展和建設的快速發展期,應抓住現代農業產業園快速發展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契機,將各級各類資金、項目有機整合,適度向農業產業園傾斜。在完善水、電、路及排污設施的基礎上,優化園區內功能分區,以綠化帶串聯園區各板塊功能區域。作為一個鄉鎮經濟的示范窗口,農業產業園區基礎設施應該上升到整個鄉鎮層面。依據區域的地理位置、交通條件、產業基礎、人力資源等優勢,積極提升鄉鎮的教育、衛生、科研、技術推廣等全面保障服務體系。(來源:中共定西市委黨校,作者:中共定西市委黨校(定西市行政學院)生態文明和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講師 張隴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