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地、刨廂、拉養料……近日,在四川甘孜州道孚縣八美鎮120畝赤松茸種植基地,村民們忙著種植錯季赤松茸。
基地負責人邛崍市曉琴農業有限公司袁宇航介紹,菌子養料由稻殼、玉米芯、草原牛糞等農林廢棄物組成,通過粉碎發酵轉化為食用菌的優質基肥,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今年,該公司在道孚縣八美鎮以每畝500元價格流轉了120畝土地,搭建480個大棚,種植錯季赤松茸。據介紹,在技術保障、科學管理下,預計今年基地120畝赤松茸將實現產量96萬斤,產值將達700萬元。
赤松茸種植周期短、見效快,內地每年種植一季,每年11月份至次年3月份是采摘季;高原錯季種植主要集中在2400米和3500米兩個海拔梯度,2400米海拔范圍,11月份種植,次年3月至7月上市;3500米海拔范圍3月至4月種植,采摘期將從6月份持續到10月中旬。這種錯季種植能有效填補內地市場空白,實現一年四季都有新鮮赤松茸。
甘孜州赤松茸10月份采收結束后,將種上青稞或者牧草,從而提高土地利用率。今年,甘孜州在適宜區域種植赤松茸面積達300余畝。(來源:康巴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