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墅筑成虛幻“小康” 村民深陷債務泥潭
發布時間:2003-09-1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地處粵北山區的英德市是廣東省的欠發達地區,然而其城郊的高塘農民新村卻是遠近聞名的“小康示范村”。它不僅是廣東省英德市的“第一個別墅式農民新村”,相繼被英德市、清遠市評為“文明小康村”,而且在2000年作為廣東省僅有的4個“先進示范村”代表之一出席了“中國村長論壇特色村年會”。
坐擁別墅群的高塘村曾經讓很多前來參觀的人嘖嘖稱贊。然而誰能想到,住進了別墅的粵北高塘村村民不但沒有過上期盼已久的小康生活,而且還因此深陷債務的泥潭。
讓群眾撇嘴的“示范村”
聽說記者是來采訪“小康示范村”的,村里一名群眾撇著嘴說:“為建這個房子我的小孩都沒有書讀,借的錢至今沒還清。”
據記者了解,高塘村因為建別墅式農民新村所欠的錢多達160萬元人民幣。現在高塘村家家戶戶盤算的都是如何償還當初入住別墅時找親戚朋友借的債,至于記在村集體的那筆帳,村民們更是無力償還。
興建于1997年的高塘農民新村位于英德市英城鎮的西北部,一棟棟墻貼白瓷磚、頂鋪彩釉瓦的兩層半別墅一眼望去的確頗為氣派。這些別墅每套占地面積為8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198平方米,造價為8萬元左右。
即使在高塘村作為“小康示范村”最風光的日子里,事實上也是債務纏身。英城鎮城西居委會副主任曾招防說,當時沒有錢,但是又要搞試點,建房的材料只好向建材商賒購,高塘新村其實是“借”出來的。
在許多農民漂亮的房子里,記者看到,空蕩蕩的房間中只擺放了一臺普通的老式電視,幾件破桌椅,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二樓大多也都閑置不用,這與別墅華麗的外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為達標強做文章
那么,這樣一個一直并不富裕的小山村是如何成為了廣東省英德市的“小康示范村”的呢?
高塘新村雖毗鄰英德市區,但一直都屬于經濟落后的村落。1994年,在發展“三高”農業以后,農民的生活才逐漸好起來。種竹筍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1996年,竹筍每斤市價賣到了20元,當時管理高塘村的城西居委會向英城鎮政府打了一個發展“三高”農業的報告,報告中估算高塘村種竹筍人均年收入可達5000元。不久,高塘新村便被選中成為英德市的一個試點示范村,要求全村農民一步到位都住進豪華別墅。
高塘新村村委會主任楊學德說:“當時我們村里種竹筍,銷售情況很好,收入還不錯。這樣政府有意改善村民的住宿條件,在農村做一個示范。”
村民們補充道,當時“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的口號在粵北流行,英德市政府正在尋找一個較富裕的村作為試點,建別墅式農民新村來作農民奔小康的達標工程,結果就選中了他們。
由于時間久遠,當年關于高塘村興建別墅村立項的政府文件和相關材料,記者在英德市和英城鎮都沒有找到,但記者在一份幾年前用于宣傳的材料上看到了這樣的文字:1997年底,經過鎮黨委、政府及馬口區管理區的廣泛宣傳和細致的動員工作,高塘村全體村民討論決定,由村民集資,鎮政府補貼一定水泥,興建一個高標準的別墅式農民新村,并達到造型風格統一化,道路街道水泥化,村容村貌綠化、凈化、美化的標準。
然而英城鎮城西居委會副主任楊煥桐至今對當時的決策有異議:“講句老實話,當時農民達不到這個水平,現在也達不到這個水平。那個時候就是政府要求要統一規劃、統一圖紙,搞得好一點。”
高塘村所建的別墅由英德市規劃院“免費”規劃,所有的標準都要求“一流”。別墅的占地面積由50平方米增加到80平方米,外墻的裝飾由最初的馬賽克全部換成了優等瓷磚。最后42幢別墅拔地而起,高塘新村也成為了英德市農村奔小康的一個典型,并為英德市贏得了光彩的形象。但當時誰也沒考慮這一舉動會給農民帶來無窮的后患。
“形象工程”害人不淺
面對記者提出的當時規劃時有沒有考慮農民承受能力這一問題,英城鎮黨委書記巫永康說,因為當時鄉親們種菜、種竹筍收入比較好,每戶人家有幾十畝竹筍,再加上養豬、種菜,收入頗豐,因此認為農民有能力負擔。
事實上,即使在村民種筍最賺錢,筍價最好的時候,他們的人均年收入也不過3500元。而自從1997年后,筍價開始逐年下滑,最低時每斤僅能賣到3元錢左右,農民的收入也隨之大幅減少,勉強維持生計已經不容易,哪還談得上還債。于是高塘村因建別墅而欠的巨款拖了又拖,有幾位建材供應商還因此破了產。
高塘新村的問題在英德市只是較典型的一例,在高塘新村之后還修了幾個這樣的別墅新村,它們同樣也存在著債務問題,只不過所欠數額沒有高塘這么多。目前,英城鎮政府已準備將高塘新村所屬的一塊價值180萬元的商業用地通過合法手續出售,用來償還債務。
面對農民新村遺留下的種種問題,英德市委、市政府提出,近兩年不再號召興建別墅新村,村民要不要建別墅,將視他們的經濟能力而定。對于以前搞的各種“形象工程”,市政府也將逐一解決。
如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已經成為各級政府工作的目標,但如何將這一工作扎扎實實地落到實處,應該是人們考慮的重點。在這個問題上,群眾最有發言權,他們需要的不僅是漂亮的住房,更應是舒心富足的小康生活。像高塘村這種“小康”只不過是一種虛幻的“小康”。(徐輝 舒非 馬寶軍)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