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10-0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當年生產土造紙整天忐忑不安,現在改行種植香菇,大家心情非常舒暢。”連日來,姜堰市橋頭鎮楊院村王傳林的香菇棚里忙個不停,他與雇請的10名農民工一起粉碎桑枝、拌料、灌包、消毒、接種,忙得不亦樂乎。
王傳林曾是橋頭鎮上百名“土造紙”老板之一。如今,他們紛紛轉行發展起了香菇種植,從環境污染的制造者轉變成為科技興農的帶頭人。
據介紹,橋頭鎮的土造紙加工業興起已有20多年,主要是利用稻草秸稈作為原料,堆積后用石灰水漚制,腐爛后擠壓成加工鞭炮的粗糙紙。到2007年,該鎮土造紙加工廠已達126家,從業人員近千人,年產值2500多萬元。由于該產業污染嚴重,橋頭土造紙被姜堰市紀委列為“限期掛牌督辦案件”。
經過幾個月的工作,該鎮的土造紙加工點被一一取締,有80%的“土造紙”老板一時間丟了“飯碗”。如何引導他們轉行,發展新的致富項目?橋頭鎮黨委、政府決定,利用他們熟悉的稻草秸稈發展香菇種植。
去年,橋頭鎮出臺政策,凡“土造紙”老板到園區內種植香菇,政府負責流轉土地,確保路通電通,同時幫助爭取省級小額扶貧貸款,并每畝補貼500元。如當年新增香菇種植面積,每畝補貼100元。
今年初,橋頭鎮成立了香菇種植協會,并開辟了香菇產業園。協會在交通便捷的農貿市場搭建了鮮菇交易市場,吸引淮安、鹽城、南通、無錫、常州等地客商與交易市場簽訂長年供貨合同。同時,還組織5個銷售組定期跑上海、南京、蘇州和浙江的一些大城市,建立起穩定的銷售渠道。參加協會的農戶每天把采摘的鮮菇按好、中、差分揀后,送到交易市場過磅登記,第二天就可拿到按平均交易價格結算的現金。
“種植香菇與土造紙相比,收入明顯提高。”王傳林說,香菇大棚一畝凈收入可達兩萬元左右,培育10畝香菇就可超過土造紙的純利潤。
據姜堰市環保局工作人員介紹,過去由于土造紙污染,橋頭鎮周圍河流水質普遍達不到農業灌溉的標準。現在實行轉產后,河流水質都已達標。(泰州新聞網)
編輯:XS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