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11-1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 (記者 陳彥) “工廠化廢菌棒可充分在利用。”北京林業大學楊春華先生接受本網采訪時告訴記者。楊老師介紹說,出過第一潮菇的廢菌棒可覆土出菇,充分利用內含營養。如白靈菇工廠化栽培只出一潮菇,生物學效率較低,采摘后的廢菌棒中還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還可以繼續轉化為畜禽飼料,或用于林地覆土出菇、或用于栽培雞腿菇、平菇、毛木耳、姬松茸等,體現出廢菌棒連續循環轉化的關鍵環節,如用于燃料燒掉豈不可惜。工廠化栽培杏鮑菇也是如此,一般只采收一潮菇,生物學轉化率只可達50%以上,還可在春秋季節室外溫度20℃左右時,安排在林地或日光溫室、塑料大棚覆土出菇,總轉化率可達100%以上。工廠化栽培金針菇也是如此,如出過一潮菇即作燃料,雖節約了燃料成本,但從經濟效益考慮,不符合循環農林業再利用、零廢棄的要求,還是不經濟的。
編輯:XS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