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8-2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重慶市武隆縣白馬鎮豹巖村村民胡波,從糧站下崗后同妻子外出學習種菇技術,學成后回鄉上山種植反季節食用菌,如今一個投入近4萬元,年產值在10萬元以上的蘑菇種植場已經成型。
交通便利的白馬鎮豹巖村,背靠白馬山,氣候條件好,種菌資源十分豐富,很適合種反季節蘑菇。2006年,外出學習種菇技術歸來的胡波夫婦在這里建起了蘑菇種植場。“白馬山林區有大量菌材和優越的種菌條件。而白馬、武隆、涪陵等三個銷菌市場,反季節蘑菇賣得俏。”從一開始,胡波的眼光就瞄準了市場。
走進胡波的食用菌種植室,8000多袋香菇在架子上層層排列,菌絲在袋子里生長旺盛。胡波介紹說:“天氣好,香菇也長得好。香菇分等級賣,平均算起來可達4元一斤!”在另一個房間,2000多包出袋的雞腿菇長勢喜人。胡波滿懷信心地說:“明年把規模再擴大一下,爭取實現產值在20萬元以上。”
在十來間種菇室內,看不到其它大型菇場的鋼管架子,取而代之的是一層層木架和竹架。胡波介紹,制作放菇的木架竹架,是他種菇的“創舉”。在涪陵等地的種菇場,單是鋼架子就得花上萬元,而他制作的木架子,同樣可放置三至五層蘑袋,實用耐牢,光成本就可節約七八千元。在種植場外,上萬個廢棄的蘑菇袋子被晾曬在一邊。胡波說:“用廢棄菌材來種花,或者制成花肥來賣,都是收入。我用它來燒鍋爐,好得很,一年可節煤好幾噸呢!”
當問及這些點子是從哪里來的時?胡波說,自己平時喜歡看一些農科方面的書籍,沒事的時候總喜歡纏著區科協的科技人員問種植技術,“說回來,只有學到了科技知識才能致富。”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