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2-1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2月9日,農歷正月初七,大多數人還在走親訪友,煙臺棲霞市農機辦技術人員就來到蛇窩泊鎮文石村林偉的杏鮑菇生產基地里查看杏鮑菇長勢。2號菌種室的育菌架上,一株株杏鮑菇已經頂破外層的塑料薄膜,長勢良好。林偉高興地拿起一株指給技術人員看:“頭茬早已賣光了,一斤7塊多。二茬長得也是相當好,效益真是沒說的!”
2009年5月,從事化肥經營十幾年的林偉興起了自己辦廠產化肥的念頭。在參觀學習化肥生產的過程中,他發現化肥的原料杏鮑菇生產起來成本更低,效益更好,于是又轉念想進行杏鮑菇生產。但是對于杏鮑菇的培育,不僅林偉是個門外漢,就連棲霞市里的農業專家也不懂這門技術,這個想法只好暫且擱置。有一天,林偉突然在中央電視臺農業頻道中看到了關于杏鮑菇的科教節目,他立刻拿起手機撥通了農業頻道的熱線電話,又在電視臺記者的幫助下聯系上了全國培育杏鮑菇水平最高的遼寧農科院。在與農科院教授的交談中,林偉得知,杏鮑菇生產在膠東半島尚屬空白,全省也只有菏澤有少量的生產,市場非常廣大,而杏鮑菇的生產原料玉米秸稈和蘋果枝條在棲霞市又非常普遍,因而非常適合大規模開展生產。
了解情況后的林偉興奮不已,他在教授的指導下開始著手廠房建設。杏鮑菇適宜在13℃左右的環境下生長,正常只能生產春秋兩季,為了擴大產量,林偉又在棲霞市農機辦的幫助下以補貼價格購置了16臺溫控設備,并在每一個庫房里配置了通風設備和加濕器。設備解決了,沒有技術人員,工廠照樣沒法運行。林偉大膽地向遼寧農科院的教授提出這個問題,高薪聘請了該院研究生劉少華前來指導菌種培育,并專門設立菌種實驗室。在劉少華的培育下,基地里的菌種污染率達到了5%,即100個菌棒有95個可以長出優質的杏鮑菇。把冒出芽兒來的杏鮑菇放進庫房里,30天之后即可上市。
設備和技術人員都到位了,林偉馬不停蹄地注冊了“海得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開張營業。公司現有庫房14個,廠房加設備,前期投入已近400萬,他還打算再投100萬在廠房西邊增加6個庫,按照一天半一個庫房的投放和采摘速度,20個庫房一個月正好可以輪一遍,企業可以實現常年運行。林偉的“大手筆”嚇住了村里很多人,大家都替他捏一把汗,他卻毫不擔心。林偉算了一筆賬,按現有的生產技術,公司每天可以加工5000棒共2000斤杏鮑菇,照目前供不應求的市場行情,一斤杏鮑菇最少可以賣7元錢,一年下來收入可達五六百萬,純收入在200萬左右,不幾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這個杏鮑菇生產基地的建設,不僅讓林偉嘗到了致富的甜頭,還幫助鄉親實現了就業,現在他的公司里已經簽下了30個長期工人,他們大多是村里的青年。林偉自豪地告訴我們:“我這個公司有個專業名稱,叫‘設施化農業’,下一步,我還要注冊海得利生物有機肥,做成杏鮑菇生產——化肥生產的產業鏈呢!”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