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4-0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中專畢業后,林金榜分配到一家國營建筑公司工作,本以為就此跳出”農門”,準備在城里闖出一番事業時,卻遇到公司改制。工作不到6年的他下崗了,漂泊了兩年仍找不到穩定的工作,無奈之下他回到家里,跟父親種起了蘑菇,卻意外地成了年入百萬的“蘑菇大王”。
自幼苦讀跳出農門
林金榜是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內厝鎮人,今年34歲,或許是自己嘗盡了農村生活的艱辛,父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繼續當農民,因此給長子取名金榜—— 希望他能通過讀書,金榜題名后跳出農門,做一個不用看天吃飯、能領固定薪水的城里人。林金榜也很爭氣,1994年以優異成績考上了中專,“是家族50多個同輩人中第一個考出來的,村里為此連續放了一周的電影”。回憶起當初,林金榜滿臉的自豪。
1998年,林金榜畢業后,被分配到鼓浪嶼上一家國營建筑公司做項目經理,雖然收入不高,但能在城里生活,他“窮卻快樂著”。就在他躊躇滿志希望能混出點名堂時,2006年,公司改制,林金榜下崗了。下崗之后,林金榜先后在島內、同安等地“飄”了兩年,想找份與自己專業有關的、穩定的工作,但卻一直未能如愿,無奈之下只好回家,跟著父親種蘑菇。
下崗回家愛上蘑菇
盡管開始時非常失落,但林金榜是個很會調整心態的人,加上小時候就跟著父親種過,所以慢慢地,他也喜歡上了種蘑菇。
2007年,在蕭條了一段時間后,廈門的蘑菇市場開始復蘇,他和父親商量后,采取了兩項新的舉措:一是引進冷庫技術,種植新品種杏鮑菇,“我的一個朋友在日本吃到了杏鮑菇,覺得味道爽滑鮮美,這引起了我的興趣。杏鮑菇需要生長在13℃—18℃的環境里,必須用冷庫才能完成”;二是首次采用了墻式種植法,大大提高了蘑菇的產量。
不過,因為資金缺乏,剛開始林金榜是租用別的公司的閑置冷庫,雖然技術和產量有保證,但利潤也很低,基本沒賺到錢,“2008年起,我們自籌資金,辦起了一個簡易冷庫,當年的毛利達50萬。”2009年,他正式注冊成立了公司,種植規模達到3000平方米;2010年,他在山上新增30畝,種植規模上萬平方米,年利潤也達100萬元。
因為是下崗后重新創業,林金榜很快就成了典型人物——2009年,他的“優質食用菌”項目獲得了青年創業貸款,他的蘑菇種植基地也被授予團中央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目前,該見習基地吸引了好幾個初出校門的大學生來工作。
談及自己這幾年的體會,林金榜笑著說:“以前我對當農民很排斥,現在看來或許我天生就是做農民的料!”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