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食用菌產業繼續領跑全國
發布時間:2011-12-2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全年食用菌栽培規模達到28.3億袋(塊),年加工量達到11萬噸,拉動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2058元,其中,黑木耳總產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占據全省半壁江山
栽培面積不斷增大,加工能力持續提高,促農增收效果顯著……12月21日,記者從市供銷社獲悉,今年全市食用菌產業發展再創佳績,栽培規模達到28.3億袋(塊),年加工量達到11萬噸,拉動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2058元,同比分別增長16.5%、34.8%和14.1%。牡丹江市已成為全國食用菌行業增長速度最快、農民增收效果最突出的地區之一。
食用菌是牡丹江市農業四大主導產業之一。年初以來,牡丹江市圍繞“五城”建設、“七個翻番”目標和打造綠色有機食品之都發展戰略,以項目建設為拉動,加大了食用菌產業基地和園區建設力度,進一步開拓了市場空間,產業發展領跑全國。
今年牡丹江市重點培育發展了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產業利益連結緊密的龍頭企業。全市17家食用菌龍頭企業,年加工量總計達到11萬噸,實現產值13億元。雨潤綏陽黑木耳大市場年交易量預計達到12萬噸,交易額突破60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黑木耳產業集散中心。為占據食用菌產業的制高點,牡丹江市深入實施“科技強菌”戰略,大面積推廣了黑木耳小孔、秋耳等栽培技術,開展了黑木耳越冬等新技術試驗并獲得成功,并為黑木耳等品種篩選出最佳替代料栽培方案。
與此同時,牡丹江市通過加大產業指導力度,發展循環經濟,食用菌產業鏈條得以迅速延伸。目前,牡丹江市食用菌產業已細分為近20個環節,全市超過20%的農村人口專業從事食用菌生產、運輸、銷售工作。全市超過95%的食用菌廢棄料得到回收,食用菌產業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生態效益實現同步提升。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