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2-2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湖北建始縣三里鄉是一塊擁有萬畝稻田的魚米水鄉,是建始縣最大的小平原糧倉。東西長10公里,南北寬二三公里不等的東龍河兩岸,分布著老村、小屯、二龍灣、楓香樹、河水坪、村坊等12個村。2011年3月,鄉政府招商引進的花菇產業,在小小的花菇上做文章,做出了富民大產業。125戶“敢吃螃蟹”的農民嘗試性地用5分地種大棚花菇,竟然收入了二、三萬元,而且是摘了花菇送到公司過秤就得到現錢,新嘩嘩的“票子”隔三岔五就往腰包里鉆,羨慕死人呢!目前,花菇種成大產業已成為三里鄉的特色亮點。
四書記考察花菇鎮
近年來被州人大等四家單位扶持的楊柳村,通了環村水泥公路和自來水,村容村貌發生了根本變化,但富民產業依然沒有大的起色。村支書姚宏石正為村里沒有富民支柱產業而發愁時,浙江松陽市玉巖鎮一位割松油的師傅將花菇老板潘先寶介紹給他。這讓姚宏石高興得蹦跳起來——天大的機遇在向我們招手啊!
姚宏石將這喜訊向鄉領導匯報,鄉領導指示他“抓住機遇,趕快實地考察”。2010年12月,姚宏石與浙江老板潘先寶取得聯系,并會同河水坪片區書記楊仁忠,新橋社區書記黃國翠、擦擦坡村書記劉大夫一起,于12月8日奔赴中國香菇第一鎮——浙江松陽縣玉巖鎮考察。踏上玉巖鎮的土地,他們頓開茅塞大開眼界,放眼望去盡是遮陽黑網覆蓋的花菇大棚。玉巖鎮的地理條件與河水坪比較居然驚人相似: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大壩,都是600米左右的海拔高度,都具有適宜的氣候、土壤、溫度。了解到玉巖鎮農民家家戶戶種花菇富得流油,年收入都在10萬元左右后,姚宏石們喜上眉梢,決心將玉巖鎮的花菇產業復制到河水坪。潘老板想擴大花菇產業,很想再建一個花菇產業基地,于是雙方一拍即合。潘老板進山建公司
2011年春季過后,潘先寶跑遍了高坪、景陽、花坪、三里等8個鄉鎮,了解到三里鄉河水坪擁有種植花菇的三個優越條件,一是地勢平坦、海拔適宜氣候、土壤好,適宜花菇生長;二是運輸方便,距高速公路近便;三是雜木、玉米芯子、秸桿等花菇菌棒原材料豐富。 潘先寶看準了三里鄉的地理位置,3月份便帶26名員工(其中20人為技術員)組建正規化公司。先是同鄉政府簽訂了8年產業合同;然后成立了“湖北弘發現代農業花菇有限公司”,建起了300立方的冷藏庫,掛出了“弘發現代農業”的閃亮招牌。還租賃了13戶農民的地辦示范基地,龐大的遮陽網變成了黑色的寶庫,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潘老板與姚宏石、黃國翠等村干部達成協議,成立“建始縣弘發食用菌專業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在新橋、河水坪、楊柳、擦擦坡、楓香樹、香樹灣等6個村發展首批社員125人(由公司發放菌種,提供遮陽網等大棚材料,保護價回收花菇),栽培花菇130萬筒,實現生產、加工、包裝、銷售一體化經營模式。20名技術人員分進農戶指導種菇。三里鄉最大的富民產業開始正軌運行。
花菇種成大產業
在花菇種植初期,雖然花菇公司已轟轟烈烈運行起來,基地里的工人也緊張忙碌著建大棚、造菌床、安木架,收購菌棒材料,粉粹雜木秸草,吸引了很多周邊農民前往咨詢參觀,但大部分農民仍然猶猶豫豫,只觀望不行動。 2011年4月8日,楊柳村書記姚宏石召開群眾會,耐心講解浙江松陽縣玉巖鎮家家戶戶種花菇致富的故事。通過算賬說服大家:種5000個菌筒(每個菌筒9月開始采菇,可采花菇0.65公斤,收入6.5元錢)只需5分地和半年周期,卻能收入3萬多元,除去成本8500元(每個菌筒成本1.7元),凈賺20000多元,比外出打工月薪3000元還劃算,除了采摘收花菇前后三四個月有點忙,有半年多時間可以干別的事。話音剛落,有人立馬質疑發問:“姚書記,你說得比唱的還好?你自己怎么不搞?”
“我怎么不搞?我肯定帶頭搞1萬筒花菇!”姚宏石鏗鏘有力地說,“凡是種菇的大棚,村里擠出8000元資金解決覆膜。”
說干就干,姚宏石立馬將在集鎮上開鞭炮店的妻子喊回家,風風火火地籌備菌筒材料。4月18日這天,他請潘老板和5名技術人員帶著機器造了菌筒1萬筒。其他村干部也都相繼造了為數不等的菌筒。村干部帶頭先行,風一樣傳進村民耳中,楊柳村37戶村民立馬屯出平田,各自建大棚造菌筒5000個以上不等。同楊柳村里相鄰的新橋、河水坪、楓香樹等6個村的88戶農民,也開始種花菇。他們在技術員手把手的指導下,嚴格操作一絲不茍。 9月下旬,基地里、菌農家的花菇開始生長。10月1日,楊柳村民呂以俊采摘100公斤花菇賣給公司,當場領到1000元錢。姚宏石一直懸著的心落了下來,高聲歡呼“成功了!成功了!”所有的擔憂都被成功的喜悅而替代。125戶菌農種下的130萬筒花菇走到了碩果累累的豐收季節。菌農們忙忙碌碌,整天鉆進菌棚里給新菇劃口,隔三岔五摘菇出售,新嘩嘩的鈔票滾滾而來,豐收的喜悅樂開了懷。他們割了肉買了酒殺了雞,都要邀請弘發公司的技術員到家里吃“轉轉飯”。而那些思想保守要“忍一忍、看一看”人則腸子都悔青了半截。
花菇種成大產業的喜訊,一陣風似地傳遍建始大地。三里鄉政府作出部署,一是將于近期在新橋社區舉辦首個“花菇節”;二是于明年內引進配套項目活性碳企業,將過期的菌筒加工變成機器炭;三是5年內沿水泥路沿線發展花菇1000萬筒,實現產值億元以上。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