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6-0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珊珊來遲的幾場細雨,讓施甸縣種植香菇的農戶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6月初的首個周末,在施甸萬興種植香菇的劉大爹一家便開著自家的一輛皮卡車來到施甸大山合公司送今年的第一茬香菇。
雖說幾場雨下后,送香菇的村農也多了起來,收香菇價格也明顯滑落至6元左右,但劉大爹還是高興地講,看今年第一茬香菇的收獲情況,肯定比去年好。雖說去年貸款20多萬蓋大棚等,但由香菇價格高、長勢好已基本還清貸款,今年下半年應該是純收入20萬元以上了。
和記者一同到施甸調研當地香菇標準化生產的保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楊春慶談到,施甸縣香菇種植占了全國的80%以上,依靠香菇栽培標準化致富的農戶已達630戶之多,當地香菇栽培已列入國家第七批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38萬元,項目占地面積1000畝。
走進大山合公司姚關廠區,記者還看到該核心示范區已建成177個香菇標準化示范種植菇棚,已入駐菇農14戶。菇農楊永花邊從菇棒上摘取新長出的香菇,邊和記者聊了起來。我們是今年貸款入駐這里的菇戶,我哥楊永義蓋了14個種值菇棚,我蓋了13個,當初哪樣都不懂,完全靠質監局標準化項目實施后,幫我們從培菌、調濕、控溫、出菇、采摘學起,逐漸掌握了種菇技術與標準化生產。
如今,楊永花的香菇大棚已經長成豐碩的香菇,僅第一茬的產菇量即已突破2噸左右,按今年每棒還可再產四到五茬計算,楊永義兄妹倆的種植香菇毛收入不但當年便可還清貸款,而且還能各有5萬元的收入。
如今,施甸縣像劉大爹、楊永花、楊永義兄妹這樣的菇農已經700戶(6萬棒以上的菇農有近50戶)種植規模已經達到1200萬棒以上,總產量900余萬斤,實現收入1.2億元。帶動種菇戶1萬戶,5萬余人實現增收,產品商品化率和示范區農業標準化覆蓋率達到90%。采訪結束前,記者還獲悉,以施甸大山合核心示范區為例,入駐的菇農14戶匯總大都是自己開車來種菇、管理、收摘,難怪當地老百姓說道,若要富、去種菇,開著轎車送香菇。(周文璟 張耀輝 范俊美)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