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談夢嬌)據悉,近年,面對福建食用菌產業發展出現勞動力緊缺、原料價格不斷上漲、南菇北移,食用菌生產比較效益下降等問題,在科技部大力支持下,省科技廳啟動實施了“福建食用菌集聚產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示范”星火專項行動和“食用菌產業升級與可持續發展技術體系示范”星火計劃項目等一批國家級和省級星火重大項目,圍繞整個食用菌生產產業鏈關鍵環節,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原料、新機具和新設備,促進了福建食用菌產業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
一是建設“福建省食用菌種質資源科技共享平臺”,收集保藏了國內外近5千個菌株(品種),成為國內食用菌品種最全、種類最多的專業性種質資源庫。
二是改良培育了十多個優良品種,其中蘑菇的“W192”和“W2000”,金針菇“農金3號”、“農金6號”、“閩金1號”,香菇的“農香2號”,靈芝的“南GL11”,秀珍菇的“秀迪1號”等8個新品種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已成為我省的換代主栽優良品種。
三是制定了《木生食用菌安全生產技術規范》和《草生食用菌安全生產技術規范》等省地方標準并發布實施,促進了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四是利用松、杉、桉、竹、果、茶樹屑、菌草等栽培食用菌以及廢菌料的再利用取得成功,并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原料資源潛力得以進一步挖掘,促進了食用菌產業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五是集成開發了輕簡化栽培棚、水簾節能控溫、LED燈節能控光、高壓微噴增濕、環境綜合自動控制、地栽輕簡化挖溝整畦機、裝袋輕簡化生產線等一批設施設備,節本增效效果顯著。
六是開發了食用菌生產自動監控系統、質量安全溯源體系和產業信息服務平臺,強化了食用菌栽培管理的信息化和規范化。
七是利用人工設施進行工廠化周年栽培得到完善發展,主要栽培種類有金針菇、真姬菇、杏鮑菇等十幾種類,目前,全省工廠化周年生產企業有285家,年產量占全省食用菌總產量的12.7%。
在科技創新成果示范帶動下,2014年全省食用菌總產量236.16萬噸(鮮重),人均占有量超過3.78千克,位居全國榜首;產值170億元;出口量23.1萬噸,出口額7.3億美元,均列全國第一。食用菌產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產區農民增效增收,而且還帶動了農村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全省從事食用菌生產及相關行業的人員逾150萬人,約占農村勞動力的12%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