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年來,羊肚菌在國內種植與國內外銷售量越來越大,傳統的生產工藝制約了羊肚菌的發展,如何創新羊肚菌栽培技術模式,提高畝產量?3月11日,許昌市真菌學會秘書長、湖北保興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丁志敏在湖北松滋召開的“中國羊肚菌產業大會暨國際珍稀食用菌發展論壇”上就“我國羊肚菌栽培技術創新與探索”作了大會主題發言。
會上,丁志敏從羊肚菌優質菌種的研發、液體深層發酵在羊肚菌制種的應用創新、食用菌栽培規模化、機械化的創新、發酵料替代熟料營養袋的應用創新、鮮凍保鮮技術在羊肚菌應用創新等五大方面對我國羊肚菌栽培技術創新進行了研究與探索。
丁志敏提到,近年來,羊肚菌種植規模越來越大,而受栽培羊肚菌最佳季節時機的限制,傳統的種植工藝影響到羊肚菌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的發展,且勞動強度大,費工費時,往往影響了最佳栽培時間,造成產量低和不出菇現象。采用機械化種植,不僅可解決以上了問題,減輕勞動了強度,節約人力資源,而且播種均勻,發菌快,產量高,質量好,為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找到了新的捷徑。
隨著羊肚菌產業的快速發展,食用菌保鮮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因其采摘后菇體仍具生命力,如不及時保鮮處理,菇體生物活性和不良外界環境都會受到有害微生物的侵染影響產品質量。丁志敏說道,根據多年在羊肚菌保鮮經驗,提出了羊肚菌的生理特性發明的新型保鮮技術,該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動植物冬眠、休眠時體細胞分泌多糖物質“以凍抗凍”以保持生命體的機理,解決了傳統冷凍導致的細胞膜破壞、口感變差、營養成分下降等問題,從而保持食用菌原有風味和營養價值,其保鮮期最長可達兩年不變質。真空裝置降低食用菌的環境壓力,再經過從天然物質中制取的鮮凍液,快速吸收待冷物自身熱量而降溫,達到細胞不破裂,不產生干耗。解決了冷庫預冷空氣凍結熱阻大、熱導慢、耗電大的難題,大大降低了食用菌產品加工中的電耗,節能60%,比常規冷庫預冷的日產量增加3培。
據悉,本屆大會由中國鄉鎮企業協會食用菌產業分會、中國食用菌商務網、松滋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優化產業結構、加強融合發展、推進 精準扶貧”為主題,大會的召開必將對我國羊肚菌產業健康有序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