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羊肚菌的開發前景在于提高產量,降低成本,向深精加工和貿易方向發展,才是推動羊肚菌健康發展的長久之路。”3月11日,在湖北松滋召開的“中國羊肚菌產業大會暨國際珍稀食用菌發展論壇”上,四川綿陽市食用菌研究所所長、羊肚菌人工栽培專利人朱斗錫說道。由于全國各地的氣候、土壤、季節、環境等條件不同,栽培方法和管理技術都有很大的差別,沒有豐富的羊肚菌菌種制作技術或栽培管理實踐經驗者,盲目大面積發展需要謹慎。
朱斗錫介紹,近幾年來,許多人初次栽培,先由不成功到成功,由低產到高產的演變過程,確實出現了一些科研單位和企業,以及個別人創造了一些高產奇跡。通過大家的努力,共同推動了今天羊肚菌的高速發展。從2012年正式推廣到現在,全國已發展到5萬多畝,每年以翻倍的速度在增長,但也存在很多技術問題一時跟不上,造成了減產和失敗。因羊肚菌栽培技術和其它食用菌不同,完全照搬照抄,風險很大。
為了羊肚菌的健康發展,為了使廣大栽培者少走彎路,提高羊肚菌的產量和質量,讓更多的羊肚菌栽培者多了解,多學習,多交流羊肚菌栽培方面更多的知識。朱斗錫在會上給參會代表提出了幾點建議,他認為羊肚菌栽培要掌握6大要素:①技術;②菌種;③季節;④土質;⑤氣候;⑥蟲害。這6大要素涵蓋了羊肚菌栽培的整個核心技術。
“目前困擾羊肚菌的發展有兩大瓶頸:一是技術瓶頸;二是銷售瓶頸。朱斗錫建議:一、鮮菇價低時烘干或曬干銷售,羊肚菌干品密封后可以保存3—5年,等價好時再賣;二、開展羊肚菌的深精加工和產品銷售大有前途;三、有條件的企業可開發羊肚菌系列化產品。
最后,朱斗錫提到,羊肚菌將來最大的贏利機會不是栽培,而是收購加工與貿易銷售,開展這方面業務才是企業容易做大做強的明智選擇。
據悉,本屆大會由中國鄉鎮企業協會食用菌產業分會、中國食用菌商務網、松滋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優化產業結構、加強融合發展、推進 精準扶貧”為主題,大會的召開必將對我國羊肚菌產業健康有序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