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牛雅)近日,記者了解到在萬州區鐵峰鄉太平村的一片松林里,金黃色的玉皇蘑正在悄悄生長,黃燦燦的顏色,花朵一樣的外形,美不勝收,真可謂蘑菇中的土豪金。高海拔地區生長的玉皇蘑質優味鮮,堪稱菌中佳品,玉皇蘑新采鮮食無論包餡、烹炒、做湯,味道都極美。
據了解,玉皇蘑別名榆黃蘑、皇蘑、北風菌、金頂蘑、榆蘑、一窩羊。它大多叢生在闊葉的枯木上,如榆樹和色樹等。玉皇蘑大多數主根分支,一個菌根分出四至五朵菌傘,鮮嫩期傘蓋呈白色,逐漸變成淡黃色、金黃色,故稱玉皇蘑或皇蘑。
榆黃蘑為木腐性食用菌,與平菇一樣,具有較強的分解木質素和纖維素的能力,榆、櫟、槐生長條件、桐、楊、柳等闊葉木屑、棉稈、棉籽殼、玉米芯、玉米秸、豆秸等農副產品都能滿足其對碳源的需求,同時,生產中往往加入玉米粉、麥麩、餅肥等含氮物質,以提供給榆黃蘑生長發育所必需的氮源。此外,榆黃蘑生長發育還需要一定量的礦質元素和微量的生物活性物質。一般常在培養料中添加磷肥、磷酸二氫鉀等來滿足榆黃蘑對礦質元素的需求,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質很少添加,因培養料和水中的含量已基本能滿足其生長發育需要。
榆黃蘑菌絲生長發育的溫度范圍為5~35℃,以20~30℃為宜。子實體分化的最適溫度是18~25℃。菌絲生長期,培養料的含水量以60%~65%為宜,培養室空氣相對濕度65%左右。子實體發育期間則要求菇棚內的相對濕度為90%~95%。榆黃蘑是好氧菌類,菌絲發育期需要一定的氧氣供給才能生長良好,子實體生長發育期更需要充足的新鮮空氣。菇房中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易造成菇體畸形,影響品質和產量。榆黃蘑菌絲生長發育不需要光照,子實體分化和發育需要一定的散射光。榆黃蘑菌絲體在pH5~8之間均能生長,以pH6~7為宜。
「百度百科」栽培技術
1.原料配方
①棉子皮80%、麩皮12%、糖2%、石膏1%、生石灰5%;
②碎玉米芯或豆秸75%、麩皮10%、玉米面9%、石膏1%、生石灰5%;
③木屑80%、麩皮13%、石膏1%、糖1%、生石灰5%。
2.菌袋制作
生長適溫為20~25℃,屬中溫型食用菌。可在春末、秋初種植。選無霉變的棉子皮或玉米米芯,在陽光下曝曬2天~3天后,加適當比例的水、石膏粉及石灰粉拌勻,悶30分鐘~40分鐘(玉米芯提前用1%的石灰水堆悶1小時)。料的濕度為60%~65%。高壓滅菌125℃保持2.5小時或常壓滅菌100℃保持10小時,冷卻到25℃在無菌條件下接入菌種。培養溫度22℃~26℃,空氣相對濕度70%,經常通風換氣。菌袋培育期間防止強光照射,一般經30天菌絲即可長滿袋。
3.出菇管理
菌絲長滿袋后,再維持3天~7天,即可進行出菇管理。菇房溫度保持在15℃~20℃,空氣相對濕度85%~95%,拉大溫差,注意通風換氣并給予一定的散射光刺激,約一周后,菌蕾就會大量出現。出菇期間在栽培場所地面、空間增加噴霧2次~3次,并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榆黃蘑從顯蕾到采收一般需8天~10天。
4.采收及管理
籽實體菌蓋邊緣平展或呈小波浪狀時即可采收。采收前1天停止噴水。采收時一手摁住培養料面,另一手將籽實體擰下,或用刀將籽實體于菌柄基部切下即可。管理得當,可收3潮~4潮菇,一般生物學效率可達80%左右。采集玉皇蘑要趁其鮮嫩時動手,過時則纖維粗老,難以嚼爛,不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