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劉懷瀛)近日,來到浙江紹興上虞區桃花源蘑菇專業合作社基地,有一條5米多寬的區間硬化道路,依著旁邊是流水潺潺的大型三面光溝渠,來到“菇稻輪種”基地。這里,滿眼都是長勢勁秀的單季晚稻,周邊路渠成行,綠樹點綴,田間安裝噴滴灌設施。
據介紹,“菇稻輪種”是食用菌與單季晚稻同地輪種的全新種植模式。已試行兩年,今年開辟的“菇稻輪種”的生態農業基地是50畝。每年10月底,基地的長粒香單季晚稻收起,接著露天種植食用菌,采用大田鋪草、蓋土、播種、蓋草等系列程序,播種大球蓋菇。翌年4月至5月,大球干菇成熟出售,6月初實施單季晚稻直播。2015年,合作社在省農科院專家指導下,首試“菇稻輪種”面積10畝,獲得成功;去年擴大到20畝,再獲高收益;今年準備大面積推行50畝。
據了解,桃花源蘑菇專業合作社擁有蘑菇鋼棚22個、占地10畝,重點生產雙孢蘑菇、猴頭菇、袖珍菇等8種珍稀食用菌,這些食用菌培育和種植需要大量的秸稈和牛糞,而“菇稻輪種”的大球蓋菇基地更是需要大量秸稈作鋪墊。去年,合作社與有關部門和當地鄉鎮聯系,設立長塘鎮秸稈收貯點,基地開辟800平方米的干稻草堆場,配套水稻秸稈貯藏安全檢控設施和計量地磅,收集本地農家稻草,作為蘑菇大棚的鋪底和覆蓋的培養料,在幫助農民增收的同時,消除秸稈焚燒的污染問題,實現農業節能環保和秸稈無害化利用。
每一輪食用菌成熟出售,鋪墊的秸稈與覆蓋的牛糞一起糜爛成肥,合作社員工將秸稈牛糞的廢料堆放在田頭,經過發酵,作為果樹的有機肥,改良果園的土質和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