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調整平菇種植結構,近日,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開展了姬菇栽培技術示范。通過對示范點的走訪調研,發現部分示范戶沒有掌握姬菇的出菇管理技術,在生產上采用與大平菇相同的措施,菇型較差。若要姬菇出菇整齊,菇型好,其管理措施要有別于平菇。姬菇學名“黃白側耳”,是獨特的平菇種類,俗稱“小平菇”。其生物學特性與平菇基本相同,只是子實體發生量較多,也較密,出菇濕度和子實體分化溫度要求較低。由于采收較早,產量較平菇稍低。姬菇的菇體緊實幼嫩,口感好,能夠克服大平菇開裂易碎、保鮮時間不長、不方便運輸等問題。專家老師建議菇農,在生產過程中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1)桑葚期(開口后)促使原基多分化。溫度控制在3—20℃,最適6—10℃,早晚無直射光或暗光時揭膜微通風,制造5—10℃溫差進行刺激,棚內濕度保持在80%—85%,這樣經6—7天,就有大量原基形成。
2)珊瑚期(原基形成后)保原基多存活,菌柄伸長期保柄蓋按比例生長,形成優質菇。濕度恒定在85%—90%,盡力減少溫差、濕差,早晚通風要隨菇體發育再漸漸增大,菌蓋長至0.6厘米時即可轉入伸長期。
3)伸長期通過加大風口和延長通風時間,制造干濕交替環境,大溫差促使子實體敦實肥厚,以提高單朵重量。
4)當一叢姬菇中最大的菇傘達到2.8—3.0厘米時,為該叢菇采摘的最佳時期。采菇后剪去帶培養料的菇腳,然后逐根撕開姬菇,按級分別放置,如售鮮菇即可裝袋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