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洛河鄉的304座電烤房經過智能化改造,成為了現代花菇培育基地,煥發出新生機,探索出一條“烤煙+食用菌”雙產融合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玉溪菌生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吳奇陽介紹,每座電烤房能容納400棒菌棒,單棒的產量在1公斤到1.5公斤,每公斤12到14元,單座電烤房每年可以創造4萬元產值,凈收益1.5萬元。
據了解,結合花菇培育周期短且產量高的特點,洛河鄉于今年3月引入玉溪菌生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在電烤房閑置期進行花菇培育。目前,首批放置的菌棒已進入成熟期,可持續采收兩個月。
該項目采取“公司+高校+村集體+農戶”的合作運營模式,由企業負責電烤房改造并提供設備、菌包和技術服務,村辦公司負責日常管護和采收,最后統一進行銷售。同時,依托智能化控制系統,后期還可根據市場需求快速調整種植品種,推動食用菌產業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吳奇陽介紹,依托云南師范大學專門開發的智能控制系統,可以實現對電烤房里面的溫度、濕度以及光照、通風進行智能化控制,有利于香菇各個階段的生長。對電烤房都是實行專業化的改造設計,可以達到快裝快拆,不影響煙農烤煙季使用電烤房。
通過“時間錯位、空間復用”的產業疊加效應,洛河鄉實現了電烤房“一房兩用”的智慧轉型。依托洛河湯家箐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園已經建成的標準化菌種廠,還可實現從菌棒生產、培育到銷售、物流于一體的食用菌全產業鏈覆蓋,讓經濟效益得到最大程度釋放。
洛河鄉的積極嘗試與探索,為全區1529座電烤房的盤活利用提供了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新路徑。從閑置烤房到“致富工廠”,從單一產業到雙產融合,這場農業設施的“數字革命”,正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強勁動能。(來源:玉溪紅塔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