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全球產量逐年遞增,主要來自于中國產量的增長。根據FAO統計數據,全球食用菌(包括洋蘑菇、牛肝菌、羊肚菌、塊菌及松露)產量統計,2000-2016年底全球食用菌產量由2000年421萬噸到2016年1079萬噸,CAGR約6%;截止16年底,前五大生產國分別為中國、意大利、美國、荷蘭及波蘭,產量占比依次為72%、6%、4%、3%及2%;歐美國家近年來產量基本穩定,全球食用菌產量增量主要來自于中國產量的快速增長。
歐美食用菌專業分工集約化生產,日韓食用菌多元化,歐美國家食用菌以雙孢菇為主,占其消費量的90%以上。目前歐美食用菌實現了菌種、培養料、出菇、栽培的高度專業化分工。同時由于規模效益帶來的成本優勢,歐美食用菌企業向著規模增大、數量減少的方向發展。
相較于歐美食用菌較為單一化,日韓為代表的食用菌工業化的種類更加廣泛:日本的金針菇、灰樹花、蟹味菇和香菇,韓國的平菇及杏鮑菇。
我國食用菌品種較多,工廠化率低。據統計實現規模化生產的四大菌種:金針菇、杏鮑菇、雙孢蘑菇及真姬菇(包括蟹味菇、白玉菇和海鮮菇),其工廠化產量占工廠化總產量的比重分別為占43.2%、34.9%、9.6%、12.4%,在此基礎上根據協會公布的2015年各自產量,測算金針菇、杏鮑菇及雙孢蘑菇的工廠化率分別為41.3%、50.3%及7.3%,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但相較于日本、歐美國家90%左右的工廠化水平,我國食用菌工廠化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通過價格研判:1)金針菇隨著產能陸續投產,供給量有望大幅增長,預計價格承壓;2)杏鮑菇由于13年產能迅速擴張,雖然下游需求持續增長,但供需失衡,價格預計承壓;3)香菇:由于受到經濟扶貧影響,大規模推廣,預計供給量顯著增長,2018年價格穩中有降;4)雙孢菇受到我國居民消費飲食習慣的影響,雙孢菇在我國消費上升的幅度不大,且近期沒有新產能釋放,預計18年價格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