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劉懷瀛)近年來,福建省市政府始終把現代農業創新作為促進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重頭戲,重點招商引資龍頭企業——中延菌菇業,從產業集聚、產業升級、產品研發三個方面進行探索創新,促進食用菌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近日,記者來到福建省華安縣沙建鎮官古村的臺資企業中延菌菇業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包裝杏鮑菇。
據悉,位于福建省華安縣沙建鎮官古村的臺資企業中延菌菇業有限公司,是華安縣設施農業的龍頭企業,總投資5000萬元。公司實行工廠化生產模式,項目引進臺灣自動化設備,拌料、裝瓶、打洞、封蓋、殺菌、接種等生產環節全部實現自動化,菌包的優良率達到99.5%,產品銷往香港、澳門、北京、上海及周邊城市。目前,已建成培養房4萬平方米,全部投產后,年可創產值5000多萬元,解決農村勞動力近300人。
中延食用菌在2017年進行二期生產基地的擴建,引入全自動化杏鮑菇生產線,日產日產杏鮑菇20—22噸,年產7200噸。該項技術革新將是食用菌(杏鮑菇)的劃時代意義,開啟食用菌(杏鮑菇)市場,全自動化制包生產線運營。充分發揮現代農業在改善城鄉居民生活質量、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方面的作用,社會效益顯著。
這兩年來,為提高杏鮑菇的市場競爭力,集團做好鮮菇的深加工,相繼研發醬菜罐頭、清水罐頭、脆片等延伸產品,產品豐富,口味獨特多樣。洪建林說,其中杏鮑菇脆片則是采用真空低溫脫水工藝,跟福建師范大學育成中心合作研發,實行產學結合,公司將往生物科技更深領域發展。為打造“禾菇堂”品牌,還注冊美國、歐盟商標。
為開拓海外市場,集團成立國外業務部,發展國際市場貿易,集團跟東南亞及俄羅斯、美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銷售合作網絡,其中清水罐頭于2015年7月投放臺灣地區市場。
目前,中延菌菇在華安縣農業局和沙建鎮政府的支持下,開啟杏鮑菇生態的循環發展模式。利用木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原料作為杏鮑菇培養基質,生產完杏鮑菇之后還可以生產草菇和雙孢菇,也可以作為生物飼料添加物,廢菇頭可以給牛羊吃,廢菌料可以改良土壤,生產完杏鮑菇的所有廢棄物都是可循環利用的寶貝。循環農業的發展模式是推動中延快速發展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