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記者來到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十八灣村村民,萬孝容的家。漆黑的菌棚里,她正用手電筒查看食用菌長勢。一根根茶樹菇從菌袋里“探”出頭來,萬孝容盯著它們就像看自己孩子一樣。
萬孝容家一直有種植食用菌的傳統。她父親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種植,2006年,她與丈夫不再外出務工,留在十八灣村種植食用菌。
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十八灣村,因其地貌有18道自然形成的河灣而得名,現規劃有1000畝鮮切花蔬菜藕觀光基地、1000畝食用菌種植基地、1000畝食品加工產業園。在2017年四川百強名村排名中,該村排名31位。
近年來,十八灣村開始集中打造食用菌種植基地。村黨委書記萬孝成介紹,他們從改善基礎設施做起,通路通電,讓運輸材料和拉貨的車輛都能出入,然后規劃料場,通過流轉土地等鼓勵種植大戶修建菌棚,擴大規模。
經過多年建設,十八灣村食用菌園區的基礎設施已基本完成,形成以食用菌育種、制袋、種植、產品加工、文化展覽、休閑娛樂等一條龍的生產加工企業鏈條。該村還依托省、市食用菌科研單位創新特色食用菌技術,建設食用菌標準化種植大棚。
萬孝容的事業隨之有了起色。目前她種植食用菌20多畝,主要以雞菇、平菇為主,一年收入10多萬元。“產品不愁賣!”她笑呵呵地說,自己種植的食用菌以鮮銷為主,主要銷往成都周邊。,下一步將對產業進行提檔升級,讓村里的產品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