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場淅淅瀝瀝的春雨后,迎來了海南桑農的豐收季。近日,海南日報記者探訪位于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長征鎮西南部的煙園村時,游客方瓊正將半個身子探入成片翠綠的桑田,雙手翻飛間一大串深紫色的桑葚便從枝頭落入她的舌尖。而在煙園村村委會辦公樓旁的一處大棚內,記者看到一袋袋菌包整齊排列,村民鄧開全正忙著將探出腦袋的菌傘一朵朵摘下。
據了解,憑著一壟壟郁蔥的桑田,煙園村發展起一條日漸完善的種桑養蠶生態產業鏈。據稱,脫貧戶黎德民在將自家5畝水田全部翻種上桑樹后,半個月就能賣一批蠶繭,每年光這一項收入就能達2萬余元。
以種桑養蠶聞名的煙園村,為何會發展起八竿子打不著的食用菌種植產業?長征鎮駐點煙園村的干部陳華雄指了指菌包里的混合物,表示這兒便是秘密所在。“我們邀請熱作專家來村里考察,發現將廢棄的桑枝高溫消毒后,與稻草、棉殼、糠谷、玉米等一起混合粉碎,竟是栽培食用菌的好肥料。”
原來,村民們將桑葉剪碎后用來喂食蠶寶寶,剩下的桑條往往會被隨意丟棄在路邊河溝,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以“桑+菌”循環模式發展的菌菇基地啟用后,不僅能讓全村近400噸桑枝“變廢為寶”,村民們利用養蠶空隙季節種菇,無疑也再添一條增收新路。
“才剛剛投產不久,我們已經賣出了1500斤菌菇呢。”陳華雄介紹,去年整個煙園村銷售蠶繭的收入是205萬元,加上銷售農特產品、接待游客用餐的收入,村民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13774元。如今投產2萬包的菌菇基地步入正軌,意味著煙園村通過不斷延伸桑蠶產業鏈,正讓農戶們實現“地里掘金”。 (來源: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