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勐梭鎮背靠著萬畝的生態公益林,被譽為“西盟縣野生菌食用基地”。每年雨季,漫山遍野的“野菌子”,成了群眾脫貧致富的“錢袋子”。“靠山吃山、養山興山、興山致富”的綠色發展理念,讓這里的群眾端起了“綠飯碗”,吃上了“生態飯”。
實施退耕還林后,這里以前的旱谷地不僅變成了主城區的保護水源地,還成了勐梭鎮群眾增收的“致富林”。據了解,從每年6月底開始,群眾就開始忙活起來,每天早出晚歸,收獲著大自然的慷慨饋贈。因為自然條件好,大紅菌、奶漿菌、干巴菌特別多,找到的菌子可以賣到四五百元,已經成為當地老百姓的重要經濟。
生態環境保護得越好,山林間孕育出來的“寶物”就越多。嘗到了綠水青山釋放出的“生態紅利”,如今的西盟縣勐梭鎮居民依然與林為伴、靠林致富,不同的是,人們不再是一味索取,而是將綠水青山視為幸福生活的“靠山”。
老百姓保護森林的意識越來越強,就算不是護林員,每個人上山看見有人亂砍濫伐都會主動舉報,因為守住了這片綠水青山,就守住了老百姓的綠色飯碗。
目前,西盟縣勐梭鎮王莫村六組的30戶建檔立卡戶共134人全部實現脫貧,采摘野生菌的農戶野生菌子收入達5000元以上。一個個數字,記錄著這片森林帶來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綠水青山變成了群眾的“綠色銀行”。
近年來,西盟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生態扶貧成效顯著。綠水青山的自然生態,成了西盟縣最大的自然財富和經濟財富,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