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十三五”時期,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堅持決戰決勝,精準施策、盡銳出戰,全縣73個貧困村、11.1萬貧困人口摘掉貧困帽子。但對廣大干部群眾而言,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需要接續奮斗,走好鄉村振興之路。“十四五”開局之年,如何實現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竹溪縣結合實際,不斷深化產業帶動發展模式,讓更多村民積極參與到鄉村產業發展中來,讓村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使脫貧攻堅成果更加穩固。

3月29日上午,陽光明媚,竹溪縣河鎮柏樹埡村羊肚菌種植基地里布滿成片的黑色遮陰網大棚。大棚內,一株株上棕下白、好似羊肚的菌菇破土而出、長勢喜人,這些原來生長在云南、四川等地的羊肚菌在柏樹埡村成功“落戶”。

走進大棚,村民正搶抓農時開始采摘。他們用小刀切斷菌柄底端,削去菌柄處的土層,小心翼翼放進身邊收集桶里,成熟的羊肚菌使村民們喜笑顏開。

截至目前,基地共種植羊肚菌35畝,每畝產量300-400斤。大概10余斤新鮮羊肚菌能晾曬烘干成一斤干貨,市場價格1200元每斤,主要銷往四川、廣東等地。下一步,基地計劃擴大發展規模,再發展300畝的羊肚菌,帶動周邊村民通過勤勞的雙手發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