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甘肅省清水縣山門鎮山門村大棚木耳迎來第三茬采收期,大棚內的黑木耳在菌包上競相綻放,村民們正抓緊時間采摘和晾曬這些脫貧增收的“百萬花”。整個基地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她們既要當“采摘工”,從菌棒上迅速把鮮木耳采下來,又要當“運輸隊”,把黑木耳搬去晾曬。
清水縣山門鎮地處林緣地帶,森林覆蓋率高,是栽培黑木耳等食用菌的天然寶地。清水縣木耳色澤黑、肉質厚、口感好、品質優,營養成分高于普通木耳。山門鎮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以村級集體經濟項目為依托,投資51.082萬元,在山門村建成黑木耳生產棚7座、晾曬棚1座,管理房3間共45平方米,購買黑木耳菌棒3.5萬棒。
該黑木耳種植基地采取“黨支部+合作杜+脫貧戶”模式,村集體以土地和建設好的大棚經營使用權保底分紅方式入股,脫貧戶以勞動力形式入股,由清水縣清山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以經營權入股,負責基地木耳生產、經營、銷售等各個環節。產品通過幫扶單位消費扶貧、市場營銷、東西部協作帶動相結合的方式銷售。每年盈利后,將總凈利潤的65%用于增加村集體經濟積累、30%用于壯大合作社,剩余5%帶動邊緣易致貧戶和脫貧不穩定戶增加收入,真正實現“一個項目、多方收益”的目標。
目前,基地已采摘木耳三茬,還能采摘兩茬,預計生產黑木耳4200斤,按照50元/斤的市場價,預計年收入可以達到21萬元,可實現凈收入15萬元,通過種植黑木耳長期穩定增收的優勢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清水縣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科學謀劃、精準施策,在山門、豐望、食用菌產業園等地種植黑木耳,黑木耳產業規模從小到大、空間布局從無到有、發展水平從量到質、產業鏈條由短到長,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農業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