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泉食用菌產業技術研究院新型研發機構建設以來,立足平泉、輻射周邊,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凝聚全國高端科研力量,圍繞“建立政用產學研推”科技協同創新體系,打造創新型人才孵化平臺、產業技術集成創新平臺、成果轉化推廣平臺,推進產業與文化融合開展科研工作,促進食用菌產業提質增效與轉型升級。
1.加強聯合攻關,為產業發展增添了新動能。與國家食用菌改良中心實現資源共享,2018年以來,重點開展了食用菌生產菌種保存和種性維護技術體系建設項目,進行了種源維護菌種的試驗示范、主栽品種的測試篩選、食用菌種業技術進步的推動等工作。特別是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科研團隊一起,以平泉主栽種類香菇為代表,進行種源維護、一級種篩選和優良個體的超低溫菌種保藏技術的研發,出菇實驗表明每棒增產量15.3-25%,優質菇率提高22%,每棒增收0.9-1.8元,2020年,優質菇率提高了40%,單棒增收2-3元。兩年來在平泉推廣70萬袋優質菌種,推動全市種菇農戶實現節本增效,直接增收3000萬元以上,為全市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在源頭上提供了保障。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全面推廣,五年內平泉菌農可實現增收20億元以上。
2.加強合作開發,為產業提供品種儲備。與上海農科院、吉林農業大學及相關品種主產區合作開發。按照“做大做強主導品種,適度發展特色品,研發試驗未來品種”的思路,引進香菇和黑木耳、滑子菇進行栽培試驗示范,為產業發展進行品種技術儲備。圍繞種構建高效香菇周年生產模式開展了冬季香菇生產實驗;在品種選育和儲備上進行了13個香菇、3個滑子菇新品種選育、示范和滑子菇工廠化生產模式實驗;圍繞產業可持續發展進行了香菇創新栽培料模式試驗。獲得專利技術7件,通過這些實驗的開展為我市食用菌產業周年化生產、多品種栽培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3.加強良種良法標準化培訓,為高產高效提供技術支撐。一是統一菌種生產技術和標準。邀請國內知名專家為全市120名菌種廠和生產大戶開展了菌種保藏與維護技術交流會議,對全縣18家菌種廠發放了維護過的二級種開展試驗、示范工作,統一了菌種生產技術、規范了生產流程,在產業源頭上保證了種源質量。二是開展良種良法創高效技術培訓。對全市395戶專業大戶開展了良種良法技術培訓,推動食用菌生產過程中的技術標準的一對一的技術服務工作。三是開展食用菌產業高素質農民的培育工作。對210名食用菌素質農民開展技術培訓工作,特別是疫情期間充分發揮新媒體手段,積極開展線上教學,開通直播課堂,對推動復工復產,應用新技術發揮了作用,有45名高素質產業帶頭人發展產業不忘社會責任,為情防控捐款19200余元。
4.加強項目建設,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重點開展了香菇良種良繁育與推廣項目、平泉市食用菌生產菌種保存和種性維護體系建設、研究院科研條件提升建設。這些項目的實施極大的提升平泉食用菌菌種標準化生產能力和科研水平,提升了冀北地區香菇優質菇率。僅良種良繁與推廣項目,在種源上直接為產業農民當年節省資金40余萬元,2021年農民實現增收2000萬元以上。開展了研究院內涵建設項目,建設完善了食用菌母種實驗室、深加工實驗室、智能栽培試驗室,完善了科研科普功能,為下一步打造國家食用菌菌種高地打下了軟件和硬件基礎。
5.加強博物館建設,推動產業文化不斷升級。中國平泉蘑菇博物館以科學、歷史、文化、產業發展為主題全面展示了中國菌業發展史,是目前國內131個食用菌系列專題館中建筑面積較大,內容豐富的專題館。做為科學研究、文化傳承、科普教育的平臺,今年以來接待參觀客人2000人次,有效的宣傳了平泉食用菌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