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采用‘千菌一鏈’團隊提供的公益溯源服務后,食用菌售價大大提升,你們這群大學生太厲害了,”云南省永仁縣中和鎮菌農黃先生向肖任虹和同學們豎起了大拇指。
高中畢業于廣州市執信中學的廣東女孩肖任虹是云南財經大學
“千菌一鏈”項目團隊負責人。為解決菌類種植與銷售的發展問題,幫助菌農提高收入水平,兩年前,她聯合10余名來自全國不同高校、不同專業的大學生組成公益服務團隊,以區塊鏈溯源技術為核心,研發受商務部認可的云品溯源平臺,為菌農提供覆蓋野生菌從采摘到銷售全過程的配套優化服務,實現野生菌全生命周期的產業增值。
今年,肖任虹和團隊成員為云南省永仁縣中和鎮人工種植羊肚菌提供了公益溯源服務,經溯源,原產地鄉民預計每年增收近萬元。近日,“千菌一鏈”項目在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云南省賽中一舉獲得金獎、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全省第三名。
云南省是野生菌大省,食用菌綜合產值已突破1000億元,產量和創匯均為全國第一。作為土生土長的廣東人,肖任虹從小就對菌類食物情有獨鐘。2020年,剛讀大一的她跟隨云南財經大學組織的鄉村振興調研中發現,在龐大的食用菌產業市場背后,不少菌農卻并未因此致富起來。問題到底出在哪?
帶著這項疑問,調研結束后,肖任虹牽頭成立
“千菌一鏈”項目團隊,半年時間走訪云南省21個鄉村,訪問168戶菌農,收集大量數據后分析得出,當前,影響菌農收入水平的主要三個方面因素:
一是產品來源不明,野生菌和人工菌存在真假混賣的情況;
二是標準不完善,行業缺乏完善的核標體系,產業消費端發展受阻;
三是價格不明確,菌農看天吃飯,收益無法保障。
依托調研數據,團隊成員發揮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不僅研發云品溯源平臺,還聯合申報了多項發明專利,實現了菌產品智能分級。針對食用野生菌運輸中保鮮的問題,團隊成員還研發了新型包裝袋,使菌類產品保鮮期得以延長一個月。目前,項目團隊與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白蟻學會達成多項合作協議,開展的公益培訓覆蓋學生和農戶超2萬人。
“我們團隊的目標是要讓這來自云南山野的禮物,代表著中國農業智慧化的進步,最終走向全球市場,”肖任虹介紹,團隊將借助現代科技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讓食用菌成為鄉民們的“致富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