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山東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蘇耜同獲“全國勞動模范”表彰。讓我們一起了解他如何“為香菇菌種裝上‘中國芯’”的不平凡勞動故事!
1998年,當山東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蘇耜同建起第一個香菇大棚時,他不會想到,自己將改寫中國香菇產業的命運。
彼時,國內菌種長期依賴進口,價格高且品種受限。“菌種不自主,產業無未來!”在這樣的信念下,2012年,蘇耜同毅然成立了七河生物技術研究院,帶領團隊一心撲在科研上。在無數個日夜鉆研后,團隊相繼研發出“七河2號”“七河9號”優質菌種,攻克了技術壁壘,提升了國內食用菌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這些優質的菌種一經問世就吸引了國內外的目光,它們飄洋過海在許多國家“落地生菇”,讓世界嘗到了“中國菌”的鮮香。
讓香菇“走出”國門,是蘇耜同終身奮斗的事業。早在2005年,七河生物便成為我國第一個在韓國建廠的農業企業,探索出了“國內發菌、國外出菇、鮮菇就地上市”的經營模式。此后,他又先后在日韓、歐美等建立了20多家子公司,產品遠銷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
當數字化浪潮席卷而來,蘇耜同再次作出決定:讓食用菌搭上“數字快車”。他投資20億元,先后在全國建設7個智慧工廠,在這些工廠里,溫度、濕度、光照全流程智能控制,傳統大棚化身“數字菇房”,生產效率大大提升。
一人致富不是富,萬家菇香才是香。蘇耜同將產業觸角延伸至鄉村角落,采用“建設一個基地,帶動一片鄉村,致富一方農民,拉動一地經濟”的方式,幫助全國多地發展特色產業,帶領2萬多名農戶種出“致富菇”。
在承擔社會責任上,蘇耜同出資成立了“慈同愛心助學基金會”,連續10年資助大學生共500名,他也因此連續兩年被授予“淄博市尊師重教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此外,他還關注家鄉老年事業,在村里建設長者食堂,為130余名70歲以上老人提供一日兩餐,讓老人能夠老有所依。
回望蘇耜同的奮斗史,他用一把“菌傘”撐起產業藍天,以科技創新破局,以全球視野布局,以民生情懷落子,在產業振興和鄉村振興的征程中續寫動人故事。(來源:淄博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