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臺灣地區臺中霧峰的菇類種植面積高達14公頃,其中又以金針菇產量更占全臺78%之多。為了讓大家了解菇類的品種、應用與產業發展,霧峰區農會早在1998年便在農會大樓6樓打造全臺唯一、世界唯二的“菇類博物館”。經歷過“921大地震”摧殘與數十年歲月的洗禮,加上菇類栽種技術突飛猛進,使得博物館已邁入靜待全面翻整的階段。隨著2022年霧峰區農會迎接100周年盛事,在總干事黃景建的積極爭取下,特別重整這個占地400平的博物館。
然而博物館的修復工程十分艱辛,由于菇類種類十分豐富且復雜,如何有效歸類之余,又能透過簡單明了的方式呈現給每一位到訪的游客,這讓霧峰區農會團隊煞費苦心。所幸在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并結合農試所、中興大學、亞洲大學、科博館、臺灣地區菇菌專家學者及臺灣菇菌產業等各界的協助下,成功促使該館重新改造及賦予其發展霧峰菇類產業鏈的功能。而總干事黃景建為實踐產業見學之起許,后續將其命名為“霧峰菇類產學館”,并于2022年9月啟用。
霧峰菇類產學館館長柯義雄表示,隨著旅游市場復蘇后,許多國際旅客紛紛到訪臺中、走進霧峰,以“霧峰菇類產學館”為例,便能時常看到來自日本、香港的旅客;而富有寓教于樂性質的產學館,也使其成為學校戶外教學、公司行號、旅游團到訪霧峰旅游時的新興選擇。
走過70余年歷史深入菇類王國——霧峰
回顧臺灣地區的菇類發展史,1953年臺灣首顆洋菇在位于霧峰的農試所(前臺灣地區農業試驗所)成功栽培出來后,由于經濟產值相當高,據稱當時洋菇價格為1公斤42元,然臺北市南京東路的房屋僅需3萬元,不難想象其中的價值,因此吸引大批農民投入種植,50年代初,霧峰區便在全臺菇業經濟中獨占鰲頭成為“菇類王國”。經過歲月的洗禮,目前霧峰地區的種植面積已達14公頃,其中有機栽種超過9成,且在科技日新月異之下,菇類生產、栽培已大幅進步,以環控設施栽培種植居多,其中又屬金針菇、杏鮑菇、洋菇等菌種栽培更具經濟規模。
走進臺灣的菇類種植史從過去探索到永續
斥資逾3000萬重新改造的產學館,館內匯集了東、西方各項菇類展品,除了標本外還可看到許多菇類的歷史,以及應用到食衣住行各方面的產品,并從歷史、文化、宗教及生活應用方式來導覽解說,讓民眾能快速了解臺灣菇類產業發展。
在經過巧思的動線設計下,旅客能深入了解真菌、菇類、高等真菌的種類,以及過去文獻紀錄中的菇類,或是探索臺灣地區菇類大事記、霧峰菇類產業的歷史;在看見現代無論是吃菇、菇類研究、菇類藝術花園,最后邁向永續的未來,如何藉由菇類衍生出更多與永續發展接軌的制品,可以說在霧峰區農會的巧思下,用“菇”串聯起過去、現在、未來。(來源: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