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福建尤溪縣依托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三明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聯合設立“尤溪專家工作站”,引進科特派專家團隊為農戶提供點對點的“組團式”服務,因地制宜開展各類科學試驗,系統研究高產優質關鍵技術,助力尤溪菌業向“新”突圍。
一線服務解農憂
8月下旬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讓尤溪縣雙興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菌棒“泡了湯”。接到合作社的求助,三明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食用菌所所長王瑞娟、尤溪縣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楊彬等專家第一時間上門支招,針對不同情況的菌棒對癥下藥:未接種菌棒進行滅菌處理,剛接種的菌棒滅菌后重新接種,正在走菌的菌棒避免翻堆。一系列及時有效的措施,讓10多萬袋菌棒轉危為安。
王瑞娟是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專家,去年9月到三明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食用菌所擔任所長。目前她不僅是“尤溪專家工作站”技術總負責人,還是三明市級科技特派員,掛包服務于尤溪縣青宏農業專業合作社。今年,在她的指導下,合作社有了新變化:養菌棚的地面、整齊堆放的菌棒上都蓋起薄膜,輔以氣霧消毒劑進行熏蒸。
除了規范菌棒制作,農技專家還從提高產品質量入手助農增收。楊彬介紹,去年和尤溪縣耀旺農機專業合作社展開合作,嘗試用種子烘干機烘干黑木耳,實現一機多用,解決陰雨天氣黑木耳無法及時晾曬的問題。今年將繼續改進烘干機,做到既能控溫,還能自動翻攪,助力黑木耳品質提升。
試驗示范助發展
“第一潮出菇周期6天,每袋平均產量304.6克,生物學效率60.9%!”8月26日,在尤溪縣天草菌物種業有限公司,福建農林大學副教授陶永新等專家現場對優質秀珍菇新品種“申秀1號”溫控設施化栽培示范推廣項目進行測產,經專家組確認,“申秀1號”菇形規整,出菇整齊,各項數據均符合項目要求。
“申秀1號”是王瑞娟從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帶來的秀珍菇高產優質新品種,今年1至8月,共在天草公司進行溫控設施栽培11.7萬袋。出過菇的菌袋還被分發給附近農戶進行栽培,又再出兩潮菇,助農增收11.7萬元。
為尤溪縣帶來食用菌新品種的,還有上海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副所長宋春艷。從2022年12月成為科特派以來,她幫助指導尤溪縣桂峰金盛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引進上海香菇新品種“申香1504”。
“我們去年試種了10多萬袋‘申香1504’,一袋可產鮮菇1.2斤以上,大朵鮮菇每斤可賣5元以上,產量和品質都很不錯。”該公司負責人蔡紹金說,上海專家為企業無償提供了優質香菇品種,不僅全程進行品種試驗技術指導,還幫助保存良種,保障了來年栽培時品種特性穩定。
產業向“新”突圍,不僅依靠優質品種引入,更需要自身技術創新。在王瑞娟等一眾專家帶領下,尤溪縣基層農技人員圍繞食用菌栽培各個關鍵環節展開技術攻關。技術團隊設計實施新品種篩選等10項技術創新計劃,推進黑木耳工廠化菌棒生產標準化、集約化、輕簡化;開展黑木耳培養料配方優化、黑木耳液體菌種及接種模式研發、廢菌渣回田等多項試驗。在實驗室與大棚的緊密聯動中,尤溪食用菌技術逐步突破瓶頸,實現產業升級。(來源: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