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新河縣眾樂合作社負責人張世青查看菌種生長情況。王永晨/攝
“一個艙房就是一個智慧微工廠。別看只有36平方米,一年能種七八季金耳,產值能到四五十萬元呢。”近日,在河北新河縣西流鄉南馬莊村北側溫室大棚區里,幾十個集裝箱式的密閉艙房一字排開。
新河縣眾樂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世青介紹,這種“智慧微工廠”比一般的大棚更現代化,是眾樂合作社聯合河北農業大學共同研發的,通過運用現代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對溫度、濕度、氧氣、光照等各項生長條件進行精密監測與數字化管理,實現了珍稀食用菌品種金耳菌的全年種植。
10年前,張世青放棄在深圳的優渥生活,帶著南方珍稀食用菌種植技術返回邢臺創業。在新河縣對口幫扶單位新華社的協助下,聘請食用菌種植專家,搭建起產學研平臺,幫種植戶攻克一系列技術難題,成功讓羊肚菌、金耳菌、榆黃蘑等七八種珍稀食用菌在新河縣實現高產高效種植。
張世青表示,“溫室大棚種的葡萄已經收獲,11月將開始種羊肚菌。運用葡萄套種羊肚菌的新技術,實現了一棚兩收益,目前已經在本地及周邊推廣。”
羊肚菌菌棒制作期,在眾樂合作社菌種繁育基地,工人將養菌基料裝袋,然后集中進行消殺。旁邊的潔凈車間內,十幾名技術工人正在接種菌種。每天要制作羊肚菌菌棒1萬袋。合作社制作的菌棒因為品質好、產量高,不僅自用,還供應省內外多家羊肚菌種植大戶。
實驗室內,今年從河北農業大學碩士畢業后入職的趙振坤,正在稱重配制菌種培養液。旁邊,本科畢業的尤文聰一絲不茍地制作液體菌種。
“珍稀食用菌種植大有可為,但離開科技寸步難行。我們組建了自己的技術團隊,引進了3名碩士、4名本科畢業生,還把6名社員培養成了種植能手。”張世青說,下一步,將借著新河打造珍稀食用菌繁育和種植基地的契機,進一步強化聯農帶農機制,讓珍稀食用菌帶富更多村集體和農戶。 (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