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漳平市溪南鎮人民政府發布廢食用菌棒處理的倡議書。詳情如下↓↓
全鎮廣大菇農朋友們:
當前,正處于食用菌采摘尾期與水稻播種之際,廢菌棒處理迫在眉睫,為保護全鎮生態環境,保護溪南的傳統種植業,希望大家積極轉變觀念和方法,切勿將廢菌棒浸泡在田、下河、溝、渠等,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要求,務必采取無污染或最大限度減少污染的方式處理廢菌棒,自覺投身到廢菌棒處理工作中,為子孫后代留下綠水青山。為食用菌種植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掃清障礙。
廢食用菌棒主要危害
1.廢菌棒腐爛溶田容易滋生雜菌,增加水稻和菌棒的發病率和感染率,對農產品安全造成潛在威脅,還可能傳播疾病。
2.菌棒腐爛溶田后產生的菌渣和滲液對溪南溪造成嚴重的季節性污染。據測算,每公斤的廢菌棒可產生1.0-2.5g的總磷和560-980gCOD,造成國、省控斷面水質在2-6月間存在不同程度超標現象。這些污染物對我們的河道環境和溪南溪下游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威脅到大家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同時威脅到食用菌種植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3.在香菇種植走菌階段,有的菇農將廢菌袋隨意丟棄產生白色垃圾,菌袋大多為塑料袋,不易腐化、不可降解,對環境造成白色污染或雜菌感染。
廢食用菌棒處理方式
為切實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實現香菇等食用菌種植產業發展和生態保護雙贏目標,現倡議大家采取合理方式處理廢菌棒。
1.禁止將廢菌棒丟棄到河道、坑溝,誰傾倒誰負責清理;禁止在食用菌收成后,在田地里浸泡、翻耕,鎮村將加大督查、巡查勸導力度,各村將其納入村規民約,形成共識。
2.鼓勵將廢菌棒就地集中悶燒或堆肥發酵后作為有機肥。
3.有條件村莊選取合適地塊,用于集中堆放廢菌棒,菇農要積極配合將廢菌棒放置于集中堆放點,隨后由村收集,鎮轉運至垃圾處理廠處理。
菇農朋友們,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共同做好廢菌棒的處理工作,實現生態保護和食用菌種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漳平市溪南鎮人民政府
2025年4月
(來源:漳平市溪南鎮人民政府)